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电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四川省广电局践行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政策宣讲、便民服务”职责,推动四川从应急广播“试点省”向“示范省”提升,受到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
四川应急广播的建设在防震救灾、防洪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省地处鲜水河、龙门山、龙泉山等多条地震断裂带,“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省各地群众热切期待建设应急广播,基层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广播村村响建设。2013年,“4· 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广电总局决定在四川开展应急广播建设试点。
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亿元,已建设1个省级平台、4个市级平台、16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4.62万个广播村村响系统,实现行政村广播全覆盖,完成了省应急广播平台与国家应急广播平台、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系统对接。
在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四川应急广播与林草部门联动,为森林防火“千里眼”配上了预警“顺风耳”。攀枝花市仁和区率先将应急广播与森林防灭火视频监测系统进行融合升级,建成了全省首套应急广播森林防灭火预警系统,具有日常宣传、应急疏散、远程指挥等功能。
在地质灾害处置方面,应急广播成为基层强有力的动员工具。2019年6月,金川县持续强降雨,基层干部通过应急广播及时通知174户680名受威胁群众,避免了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在抗震救灾方面,基层干部利用应急广播进行地震灾害应急信息发布、协调救援、安抚稳定民心。2021年9月16日,泸县6·0级地震发生后,泸县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联动应急广播村村响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全县2655组大喇叭齐开,及时播放“地震救生自救知识”引导群众避震逃生。
为了将预警信息高效传播,四川应急广播还可通过多渠道播发把应急预警信息传送到广播电视终端、网络新媒体、手机终端上。(视频:四川省应急广播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