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阿坝州妇联:汇聚“爱心妈妈”合力 照亮困境儿童未来
2024年07月19日 14: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9日电(尼玛初)“亲爱的泽措杰小朋友,这是‘爸妈’第一次给你写信,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希望以后的每一年都有‘爸妈’陪伴你的成长,给你带来关心关爱,让你感受幸福快乐。”近日,这些来自阿坝州税务局“爱心妈妈”们写给阿坝县困境儿童的爱心信件,从一页页的信纸拉开了“爱心妈妈”们与阿坝县58名困境儿童结对之缘。

  “看见阿坝州妇女联合会发布的招募爱心妈妈的通知后,我们全单位干部职工都报名了,组建了‘蓝莲花’爱心妈妈队,募捐到3万余元善款,给孩子们生活用品和零食,更是将爱心写进信中给每个孩子送去了惊喜。”阿坝州税务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现班初说道。

  今年以来,阿坝州妇联聚焦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发出“爱心妈妈”招募令,率先在阿坝州、广州、江苏、绵阳、自贡、眉山等地招募1104名“爱心妈妈”,成功结对困境儿童1074名,阿坝州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持续增强。

  同时,阿坝州妇女联合会还出台了《阿坝州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爱心妈妈”助学结对帮扶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探索出了一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助学结对帮扶机制,从“源头”上灌溉欠发达县域困境儿童的心灵,实现了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双丰收。

  “我把头顶给你留长一点,两边推平怎么样?”最近,壤塘县妇联“爱心爸妈”志愿结对——我为宝贝理个发活动现场,25名“爱心爸妈”们俩俩一组给宝贝洗发理发,细心地询问着孩子们洗发的感受,对发型的要求。

  对于家住偏远地区壤塘县孩子们而言每星期回家洗漱是一种奢望,为此,壤塘县妇联聚焦寄宿学生卫生习惯养成,以“爱心爸妈”志愿结对为引领开展我为宝贝理个发活动等系列活动,一个个好习惯被一双双小手“带回”家中,“以前都要我们催着孩子洗头发、洗脸,通过‘爱心爸妈’的教育,现在孩子反过来教我们要勤洗头。”东准妈妈说道。

  作为今年确保摆脱欠发达县域的黑水县、红原县和力争摆脱欠发达县域的金川县,更是把“爱心妈妈”助学结对帮扶作为凝聚群众思想合力的基石,先后多次开展各类“爱心妈妈”活动吸引更多社会“她”力量加入。

  6月13日,金川县的孩子们率先迎来了6名来自眉山的“爱心妈妈”,她们为7名困境儿童送上书籍、文具等物品,还跋山涉水走进孩子们的家中,与家长们一起探讨“养娃”大计,从爱好到学习,从当下到未来事无巨细、无微不至。

  7月15日,红原县的18名儿童也迎来了绵阳市妇联和女企业家协会的“爱心妈妈团队”。“周妈妈给我带来了衣服、文具,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感觉很亲切,她还说放假期间要带我去大城市玩儿,我特别期待。”活动认亲现场,红原县困境儿童麦益旺博说道。

  “从7月开始启动,短短1个月就招到了460个‘爱心妈妈’,已经为目前掌握的所有困境儿童安排了‘爱心妈妈’。后续我们还将以‘爱心妈妈’为抓手,通过物质上的关心和思想上的帮扶,逐步从知心姐姐过渡到‘妈妈’的角色,实现认领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成为他们的领路人。”红原县妇联主席尼玛吉说。

  认亲、访亲、走亲.....在火热的季节里涓涓真情正在汇聚成一股股滋润干涸心灵的暖流,在川西高原上涌动,“爱心妈妈”们正以化雨春风之力让托底性帮扶工作更具母爱的温度。(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