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东部新区去年以来新增和恢复耕地面积超5000亩
2024年07月22日 13: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2日电(记者 王鹏)近年来,成都东部新区发力耕地保护,随着多项创新措施的实施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实现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图为成都东部新区一处耕地。成都东部新区 供图
图为成都东部新区一处耕地。成都东部新区 供图

  据悉,2023年以来,成都东部新区新增和恢复耕地面积超过5000亩,确保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其中,成都东部新区自然资源规划局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公顷,恢复耕地面积500公顷。

  成都东部新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在耕地保护方面有多项创新机制。以推行“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为例,将全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确保耕地保护责任到人。此外,成都东部新区还实行“耕地保护责任书”制度,与各镇、村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对耕地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据了解,在成都东部新区高明镇,当地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田长制办公室,同时加强对村级田长制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建立健全巡查队伍,强化巡查检查和责任监管机制,切实担负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增强田长制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好田长制的作用,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高水平保护。

  在成都东部新区海螺镇,当地投资2500余万元,并组织专业团队对地块进行详细的勘查和规划,根据地块条件,制定针对性整治方案,进行田形调整、土壤改良、水田改造,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深挖耕地保供潜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同时,海螺镇修复水渠、田间道路,并配套建设蓄水池、山坪塘、产业道路,改善园区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耕地在干旱季节也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有效提升了耕地的抗旱能力,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工程,使一些宜耕的未利用地资源,以及部分不是耕地的地块,达到适宜耕种的标准,恢复成耕地,并保持长久耕地种植状态。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东部新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万公顷,粮食产量突破20万吨,比上年增长5%。2024年上半年,成都东部新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500公顷,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新高。(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