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7日电 近期,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牵头主编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正式发行。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选送的华电金沙江上游川藏段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案例入选汇编。
据悉,《案例集》共收录了数十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163个高质量案例,以能源供给、能源消费、能源体制、能源技术和国际合作五大板块的方式归纳和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十年来国有企业高质量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特色亮点、实践成果和先进经验。
此次案例《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推动多能互补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总结了金上清洁能源基地十余年来从零到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不平凡的开发建设历程。从2015年至2019年,苏洼龙、叶巴滩、巴塘、拉哇四级电站连续核准开工,占“十三五”国家发改委核准常规水电数量的60%。2017年至2021年,四级电站先后完成大江截流,创造国内大型流域开发的“金上速度”。目前,苏洼龙水电站(装机120万千瓦)已高质量投产发电,巴塘、拉哇、叶巴滩、昌波四级电站共581.60万千瓦在建,成为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流域水电项目。超前谋划沿江风光电开发,完成水光互补规划等研究,加快风光电开发。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西藏侧260万千瓦光伏项目、芒康昂多光伏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四川侧35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批,沿江8个抽水蓄能项目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

据悉,国家已明确金上川藏段7级电站在华中消纳、通道落点湖北,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建成投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的纯清洁能源跨区域外送直流通道、全国首条进入西藏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华电金上公司着眼电力安全高效绿色供给,全面建设精品工程。建设3个安全体验馆、会同国家专业应急力量高质量开展应急演练、成功应对2018年两次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害……开工以来,连续13年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建立“项目公司——专家委员会——水电总院”三级技术管控模式,建设质量工艺展示厅3个,样板工程60余个。叶巴滩水电站正在建设高寒高海拔地区首座无缝大坝;拉哇电站地下洞室开挖质量一流,混凝土浇筑达到镜面效果;巴塘水电站三台水轮机转轮全部实现“零配重”;苏洼龙电站实现季度三投、半年全投,投产以来“零非停”,各项指标优于设计值,荣获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

华电金上公司努力打造“绿色金上”生态环保品牌,开创国内在流域开发之初就制定实施绿色水电建设方案的先例,在流域规划阶段,三分之一的天然河段得到保护。
面对水电建设重大技术难题,华电金上公司针对高寒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联合院士团队和水电总院、中国水科院等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拉哇水电站完成世界最深振冲碎石桩施工,解决了130米高围堰体抗滑、变形和渗透稳定控制难题,使得电站总工期较可研阶段提前一年半;叶巴滩水电站在业内首次实现极寒条件下冬季混凝土连续施工,目前大坝浇筑高度已突破140米,且未发现一条裂缝。

此外,华电金上公司还积极参与新常态下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西南水电开发研究,推动在建电站机组向满足大规模水光互补需求转型。开展水风光协同开发、协同调度等重大课题研究,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项目库。开展高原智慧光伏应用研究。开展冰冻圈要素演变及其对长江和黄河水资源的影响与应对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在推进电力建设和生产智能化升级方面,华电金上公司构建“现场感知层-施工控制层-电站管理层-流域决策层”四级智能建造管理体系。运用智能碾压技术,首次实现了国内高土石坝,填筑全过程无人驾驶碾压。建设叶电云、拉哇云智能建造平台,填补了BIM标准在地质领域的空白,实现了工程动态感知、在线识别、智能分析、自主决断的全面智能建设。建成国内首个流域级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建造相关经验正在入编《水电工程智能建造技术通则》,《大坝智能建设技术导则》将有力推动我国水电工程智能建设应用和发展。
建设项目从无到有、电源品种从单一到多元、创新能力从弱到强,金上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斐然,2023年被列为国家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当前基地投产、在建和可研阶段总规模达2000万千瓦。
项目建设同时有力促进了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华电金上公司先后投资45亿元,新建复建跨江大桥7座、交通公路258公里,极大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在当地捐资超过2亿元,帮扶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该案例为我国后续大型流域一体化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大型流域实施水风光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已经初步经过工程实践验证的高寒高海拔高拱坝混凝土温控、强震区窄河谷超高面板堆石坝建设等关键技术,将为我国藏东南等大型流域水电开发积累宝贵经验;正在研究解决的大型流域水风光一体化调度和运行等重大课题,将为我国等大型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开发作出重要探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