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9日电 (刘刚 李惠玲)“卖的都是自己家种的菜,以前没有固定的摊位,东躲西藏的。现在设置了临时便民摊点以后,我们卖菜方便了,周围的老百姓买菜也方便了。”近日,家住自贡市贡井区长土街道的菜农王大姐,一大早便来到伍富广场临时便民摊区。她在规划好的摊位上,整齐摆放好自家种植的各种新鲜蔬菜,以便周边的市民前来购买。

有了固定销售的地点,王大姐每天卖菜也快了,收入也随之增加。王大姐说:“买菜的人知道你在这里,每天都到这个地方来找你买菜,现在能卖不少呢!”
便民摊区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也是城市治理的难题。据介绍,近年来,贡井区从源头上进行疏导管理,按照“便民利民、合理布局、能设尽设”的原则,让流动商贩快乐“安家”,维护市容秩序,守住城市“烟火气”。
家住青杠林的市民丁先生说,以往附近有许多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影响了大家出行。现在设置了便民摊位,方便买菜的同时也让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充分结合商贩营业、居民通行、购物方便等需求,在辖区内合理选址设置了临时便民摊区7处、夜宵摊区1处,并发布《贡井区临时便民摊区管理规定》,明确经营时间、经营要求等,共解决了350余名流动摊贩的就业问题。
“便民摊区给予摊贩合理合法的经营空间,匹配精准的管理与服务,不仅能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买菜的便利,更让流动摊贩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实现了温暖的双向奔赴。”贡井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探索便民摊点模式,将城市的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相结合,在城市治理的“方寸之间”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