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资阳雁江:群众自治 “治”出文明乡风
2024年10月12日 15: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2日电 (吴平华)“完善场镇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并对费用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适当增加保洁力量”“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商家或其他渠道尽量回收利用大件垃圾”……近日,一场针对垃圾收集处理的专题协商会议在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有事来协商”工作站举行,区镇协商议事会成员,石岭镇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石岭场社区、石岭村干部及群众代表等围坐一堂,就加强垃圾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协商议事、建言献策。

专题协商会议在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有事来协商”工作站举行。雁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专题协商会议在资阳市雁江区石岭镇“有事来协商”工作站举行。雁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我们社区人员较多,既有一般住户,也有商户、驻镇单位等,每天产生的垃圾较多,废旧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不易转运、消纳,加之垃圾处理费收取困难,给垃圾的及时清运造成一定影响,也影响了大家的生活环境。”提及垃圾处理问题,石岭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伟深有感触,“前期我们在走访中了解收集了居民的意见并上报镇政府,于是便有了这一场专题协商会。”

  石岭村紧邻石岭场镇,该村近年来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但在垃圾收转运、常态保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协商会在垃圾收集点位建设、垃圾处理费用收取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举措,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石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治建说,回去后将加大宣传,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进一步改善全村的人居环境。

  群众关心的事协商办,村(社区)的事大家一起干,石岭镇石岭场社区、石岭村只是雁江区加强村民自治、共建文明乡村的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雁江区各村(社区)健全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村民自治机制,出台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把抵制高额彩礼、整治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等文明风尚纳入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指标。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文明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170多个,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800余户,道德模范、各级好人等300余名。

  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多项国字号荣誉的保和镇晏家坝村,是雁江区推进村民自治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我们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关心的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纳入村规民约,编写了《村规民约三字经》,成立了村规民约监管小组,对遵守村规民约表现突出的进行表扬,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进行批评。”晏家坝村党总支委员、副主任张建平介绍,现在,遵守村规民约基本上形成了村民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产业发展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的陈规陋习少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雁江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农村群众组织和新时代文明所(站)的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