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聚焦川剧传承推广的瓶颈和路径 这场研讨会举行
2024年11月04日 13: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4日电 近日,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川剧文化传承与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在四川传媒学院召开了主题研讨会,探讨川剧传承与宣传推广的发展瓶颈与未来路径。四川传媒学院科研与发展规划处处长、项目负责人陈锦宣,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副院长王雪梅及培训班师生参与会议。

培训会现场。四川传媒学院供图

  会议现场,陈锦宣指出要正视并且深入研究川剧传承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其背后的环境、社会和剧种等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广川剧文化。而在川剧传承发展方面,要关注市场,契合受众群体的需求,通过形式内容各方面的创新培育受众,吸引各圈层的观众群体。

  培训班学员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积极讨论,结合自身的职位和经历发表观点。绵阳师范学院学员陈付贵从自身出发思考,谈到要将在培训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技术实操实践在今后的川剧传承和推广上。天府新区美岸小学学员侯岚瑞作为小学老师则关注川剧进校园,让中小学群体通过川剧操、川剧社团等了解川剧、学习川剧。隆昌市文化馆学员李小勤提出川剧发展存在的挑战,包括传承人青黄不接、资金问题、现代媒体冲击等,提出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扩宽川剧受众群体,特别是吸纳年轻观众。四川工商学院学员白一君围绕川剧《梦回东坡》,提出可以挖掘苏东坡等名人IP讲好四川故事,挖掘川剧亮点进行宣传推广。

  培训班教师代表作主题分享。刘蔚然结合川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背景,提出川剧的创造性转化在于转化川剧的表现形式,如川剧与短视频结合,川剧与影视技术的结合以及川剧与文旅的融合。同时,创造性转化还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打破舞台限制,利用多元的创新途径,助力川剧破圈,将川剧推广出去。王奇则结合自身经验谈到了关于川剧的学习与研究过程。随着川剧的保护性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川剧并了解川剧。近年如三花川剧团出圈、川剧表演再次登上央视春晚,川剧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曝光率。此外,他还提到川剧在当下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川剧技术的发展、川剧艺术的改变与创新。

  王雪梅发布了分组实践创作任务,详细介绍了实践时间、实践方式、创作任务、成果形式、参考选题、提交时间。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实践创作各组师生完成见面交流。(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