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0日电 (记者 刘忠俊)泸州市应急管理局11月20日透露,该局组织工贸安全专家团深入部分重点企业,指导企业从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方面补短板强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通过标杆引路,带动工贸企业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据了解,泸州市现有工贸企业47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754家,部分企业建设早,设施设备逐渐陈旧老化,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人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明白人”无疑是扣紧安全链条的“定盘星”。为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工贸企业落地见效,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将培训教育从会议室搬到工厂车间,沉浸式指导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辨准风险、精准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最重要的是辨识风险和管控风险,比如你们在生产时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那就一定要严格做好危险化学品管理、禁烟禁火、配备消防器材、应急演练等工作。”叙永郎酒东方玻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贸专家朱雪峰从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到评价分级、清单建立,再到整改管控全流程,细心向公司安全管理负责人讲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让其对双重预防机制怎么建、怎么用认识更清晰。
2024年8月,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在某公司开展指导服务时,发现该公司没有把污水处理池辨识为有限空间,更没有按有限空间进行管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从风险辨识开始就存在较大缺陷。监管人员立即就发现的隐患问题梳理了意见和建议,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培训。1个月后,监管人员再次来到该公司时,发现上一次指出的问题均已整改。
2024年以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先后组织工贸安全专家425人次,派出检查指导小组700个,为1953家次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从技术层面为企业推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养“明白人”。
工贸行业企业涉及金属熔融、有限空间、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等风险,企业数量多、工艺杂、分布广。泸州市大力推动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先后投入资金840万元,在200家制造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智能化诊断,对在高危环节、关键部位安装监测预警信息化设备的企业,给予设备购置费50%的补贴,加快形成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一张网”,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
泸州市工业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发现,某白酒企业6号成品库内湿度出现异常升高现象。系统自动记录并分析了过去一周内6号库的湿度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湿度从正常范围(30%-60%)逐渐上升至80%,超过了设定的安全阈值,立即通过短信通知企业安全负责人。接到通知后,企业安全负责人迅速反应,根据提示采取措施,相关数据最终恢复到正常范围。“过去都是出现问题了才去解决,现在可做到提前预测风险并且给出解决方案,规避了隐患升级造成事故的风险。”白酒企业负责人称。
“师傅,先停一下,请出示你的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特种作业证。”泸县工业园区某公司,泸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向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人说到。“我……我没得证件。”工人支支吾吾回答。经查证,焊接工人徐某没有取得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却违规进行焊接作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该公司被立案查处。
在严格执法同时,针对部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滞后、隐患排查不彻底的企业,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还采取警示约谈、挂牌督促、督促提醒等方式,既通报问题,又提出建议,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千方百计加强风险管控,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