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提升生态发展“含金量” 11家企业集中签约
2024年11月22日 16: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电  21日,成都市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项目(一期)推介会在成都举行。大会由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成都环投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承办,成都环投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5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崭新机遇,共谋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路径。活动现场,可口可乐、百事集团、五粮液集团、四川华顺海天、浙江安顺化纤等50余家上下游企业参与,四川银谷碳汇、四川碳拾光科技、四川普天包装等11家企业成功签约,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集聚成势,进一步夯实成都循环经济产业链。

活动现场。成都环境集团供图

  以“链”聚势,做好园区产业发展“大文章”

  谈感想、说体会、话发展……推介会上,与会企业代表畅谈合作机遇,一幅幅产业蓝图通过合作意向书的签署次第展开。

  作为成渝首个食品级再生PET生产基地,成都市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项目(一期)位于成都市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72亩,涵盖食品级再生PET切片的生产与加工、再生资源前后端衍生行业生产加工,旨在打造“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全闭环循环经济模式。

  当前,成都的人口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除了人口、资源、区位等先天优势,与会企业更看中的,是该园区完整的循环产业链条。“产业园借助集团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优势,将以前端回收网络搭建、中端绿色分拣中心布局、后端循环利用产业平台、全链绿色智慧管理为依托,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闭环,实现可回收物的高值化利用,打造西南地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示范标杆。”成都环境集团环投城服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多“链”开花,更多优质企业“引进来”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社会需求,也是“碳”寻新路。“这次推介的项目和我们公司的定位非常契合,在产业专业度、投资能力、政府的支持上我们都很有信心,非常期待成都市绿色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成为我们与成都乃至川渝合作的重要一站。”作为本次签约企业代表之一,浙江安顺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群表示。

活动现场。成都环境集团供图

  目前,成都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行动。再生资源智慧产业园即是“立园满园”的一个支点,在其背后,“循环”不只发生在一个个企业之内,更有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园区间的高效联动。“今天的推介会主要介绍了产业园的业务模式、产品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链整合优势,我们聚焦绿色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以绿色发展理念吸引企业抱团发展,扩大产业集聚效益。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进,做好对接、细化和落地工作。”环投循环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频共振,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脉搏

  推介会上,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分享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前沿理念,围绕如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钟怀宁围绕“如何实现rPET的食品级利用”作分享交流;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秘书长王永刚深度剖析中国再生塑料产业发展与趋势;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专家王韧剖析全球PET包装循环发展趋势;五粮液集团旗下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研发院包装研究所副所长高灵强分享行业经验。大家在思想碰撞中不断深化对循环经济的感知和理解,深刻洞悉循环经济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本次推介会的成功举办,聚西部新一轮开放之力,乘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之势,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代表相聚蓉城、深化交流合作,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汇聚起澎湃动能,必将为再生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注入“绿”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