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青白江卿家湾:以爱为笔 书写儿童友好型社区治理华章
2024年11月22日 19: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2日 近日,走进成都青白江卿家湾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和社区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为目标,着力解决治理力量薄弱、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努力推动社区治理朝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向迈进。

小青伞志愿活动现场。青白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在大弯街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以爱为纽带,以志愿服务为桥梁,构建起一个充满温暖与和谐的社区家园。卿家湾社区,自2020年6月成立以来,虽辖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却因五个中高品质商品房楼盘的汇聚,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众多儿童的存在,而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这里,“卿亲家园,幸福港湾”社区志愿服务品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社区治理的前行道路。

  在培育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方面,卿家湾社区通过社区党委牵头,两支特色队伍参与,多个项目落地的模式持续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成立了儿童友好特色志愿服务队,其中‘小青伞’儿童护卫队由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律师、老师、居民骨干等53人组成,他们就像一群守护天使,时刻关注着社区儿童的安全与成长。”

  今年社区聚焦家长赋能和儿童心理健康工作,发动热心家长参与儿童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补足社区保障资金项目外的儿童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小朋友的表现,对小朋友进行专业引导,促进其心理健康。引入专业社工就儿童心理健康的发现与预防对家长进行培训,将家长变成儿童心理健康的“吹哨员”,及时发现儿童心理问题,上报专业社工,由社工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专业疏导,呵护儿童心理健康,助力儿童成长。今年已开展各类儿童活动24场。

小青伞志愿活动现场。青白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供图

  “小青苗”儿童观察团的成立,则为社区治理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孩子们的视角总是独特而敏锐的,他们能发现许多我们大人忽略的问题。”社区居民张先生感慨地说。通过儿童的视角看社区治理,“小青苗”儿童观察团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沟通、组织等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小青苗”儿童观察全程参与了中华名城篮球场翻新和社区花园改造等项目,为社区环境焕然一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卿家湾社区通过打造“卿亲家园,幸福港湾”志愿服务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区已凝聚起活跃志愿者超200人,自组织13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深入人心。

  社区居民李女士给社区反映“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必须到社区办理,而且兑换的商品种类单一,可选择性小”。对此,卿家湾社区决定将对现有志愿服务积分制度进行提档升级,在原有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基础上引入辖区爱心商家参与——社区作为任务和积分的发行者,精心策划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赋予相应积分;商家作为积分的承兑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或服务;居民既是积分的使用者,也是任务的完成者。更好激发居民和商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增强社区凝聚力,为社区工作提供强大的合力。

  为深入了解卿家湾社区志愿服务品牌背后的推动力量与支持体系,我们采访了青白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整合各方资源,为社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引导社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服务。卿家湾社区以儿童友好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居民、学校以及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还将引导辖区商家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也为全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扶持更多社区打造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全区社区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卿家湾社区的成功实践,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活力与温度的社区,离不开志愿服务的有力支撑。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相信卿家湾社区将继续以志愿服务为引领,书写更加精彩的社区治理新篇章,让“卿亲家园,幸福港湾”的美好愿景在每一个角落都得以实现,成为城市社区建设中熠熠生辉的典范。(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