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成都市三医院:深耕疑难罕见病 两年治愈百余人
2024年11月28日 13:49 来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曹惠君

  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接诊了一位病情复杂的老龄患者。这位患者此前的就医历程颇为曲折,经历了一连串的误诊和无效治疗后,患者及家属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无助当中。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没有放弃,经过不懈努力和深入研究,一个罕见病——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病)终于被成功诊断出来。这一诊断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也为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北京协和医院徐凯峰教授线下查房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疑难病患者。何萍 摄

  迷雾重重:病因探寻之旅

  患者为一位高龄男性,今年初因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而出现高热症状,体温一度飙升至39度。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热状态并非短暂现象,而是呈现出反复发作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出现了食欲减退和体重急剧下降的严重症状,仅半年时间体重减轻30斤,身体极度消瘦。此外,患者还出现了双下肢严重水肿和牙齿发黑等不寻常症状。

  病情的持续恶化导致老人逐渐失去了自主行走的能力,贫血症状也日益严重,血色素水平降至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在当地多家医院进行了积极的求医,但均未能明确诊断,导致治疗方案无法有效实施,病情因此不断加重。最终,患者不得不依赖轮椅出行,生活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柳暗花明:专家团队破解难题

  在经历了多次转院和治疗无效后,2024年10月,这位老人终于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寻求帮助。在这里,医生们对患者进行了细致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症状:持续发热、贫血、全身乏力、全身多处淋巴结异常肿大,以及双侧关节严重水肿。此外,患者还反复出现大便隐血的情况,胃肠镜检查揭示了多发性结肠溃疡的存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华教授对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的患者进行远程查房。何萍 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团队详细分析患者院外的诊疗资料,并与北京协和医院教授讨论,高度怀疑患者患上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浆细胞病,并做出需要进一步行淋巴结活检确诊的决定。3天后的病理活检证实,该患者所患疾病的确为Castleman病(巨大淋巴结病)。

  回顾入院时,患者由于已经经历了辗转的诊治经历,一度感到绝望,甚至多次考虑放弃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了耐心解释和亲切关怀,更有权威专家的查房指导,给予了患者和家属极大的信心,让患者重燃求治的愿望。在专家团队的精心治疗和不懈努力下,患者在短短2周得到确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该患者所患的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该病十分罕见,发病率为100万人中仅有20人,临床上主要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可分为单中心型(UCD)和多中心型(MCD),后者可侵犯全身多个器官,引起严重的低蛋白血症、水肿、贫血等,5年致死率可高达百分之六十。该疾病误诊率极高,百分之五十五的患者曾被误诊,百分之九十的患者曾就诊过2个及以上医院和科室,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经历1年甚至数年才能确诊。

  本病例在短期内能够得到成功诊断,得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何萍主任团队、血液内科谭竞主任团队、病理科陈媛媛主任团队的多学科协作,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华教授、呼吸内科徐凯峰教授、血液科张璐教授的高水平指导。

  自202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平台成立以来,已为百名疑难罕见病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华教授对风湿免疫科/疑难罕见病诊疗中心的患者进行远程查房

  展望未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深耕疑难罕见病的研究与治疗领域,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希望和治愈的可能。(吴平华 何萍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