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泸县:“五森共融” 泸荣携手解锁绿色发展“新密码”
2024年12月09日 11: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9日电 (成帆 黄平)“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参加荣泸两地共同举办的成渝双圈马拉松比赛,简直太精彩了。”近日,一场由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电信千兆杯”成渝双圈荣森山地半程马拉松赛活动在古佛山、岚峰林场、道林沟景区拉开帷幕。

泸荣携手解锁绿色发展“新密码”。

  活动开始前,两地共同签订荣泸“五森共融”合作协议,成为了继“三景合璧”“四联四共”之后的,又一融合发展战略举措,为川渝共建、泸荣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五森共融”守护绿水青山

  所谓“五森共融”,主要包括“森力”共建、“森源”共享、“森防”共筑、“森态”共护和“森产”共促,双方聚焦森林的保护与发展,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五森共融”破题求变,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建设中打造了独树一帜的融合样本。

  据了解,泸县石桥镇毗邻荣昌区的双河街道、清升镇,三地交界区域属于华蓥山余脉,共有林地12.3万亩,覆盖了双河的岚峰林场、清升的古佛山以及石桥的道林沟,省际边界线19公里,三地同属一脉,呈现出“三景合璧”的状态。近年来,三地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建设为契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共筑防火屏障,盘活森林资源,书写出泸荣“森林+”的融合文章。

  “石桥镇森林覆盖率55%,护林防火的压力大、责任重,我们与接壤的荣昌区的双河街道、清升镇相向而行,一致决定整合资源、互相借力、协同共进,同心协力防好火、护好林,‘五森共融’也就应运而生。”石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勇表示,在“五森共融”的合作框架体系中,两地尤其凸显了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以“一盘棋”保护和规划林区,“一本账”建立联防联治联建人员队伍、设施设备、项目资金信息,“一张图”绘好地形地貌、森林资源、森防基础、林业产业,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以“五森共融”壮大金山银山

  进入冬季,石桥镇道林沟景区的风景正好,山巅之上,成片的油茶树“花果共荣”、上千亩绿竹基地绿意葱茏、修剪整齐的茶园内蜂飞蝶舞....。.近年来,石桥镇因地制宜,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粮食,大力开展“森林四库”建设,将广袤的森林变成了“聚宝盆”。

  森林不仅仅是天然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生态价值转换的财富密码。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古佛山·道林沟樱桃采摘节、桐花节、成渝双城古佛山·道林沟栈道越野赛暨泸荣联合招商推介会等活动的相继举办,道林沟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景区内山水一色、竹木幽深的自然之景,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红打卡点,每逢周末、节假日慕名而来的游客与日俱增。

  去年以来,石桥镇以“五森共融”为合作框架,携手清升镇、双河街道大力实施茶叶、油茶、林果、竹林“四个万亩”战略,打响了“森林粮库”建设的第一枪。

  “我们以全国‘林权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在本地大规模引进闽南绿竹笋种植,到明年就可以实现量产,届时,我们还将推出线下加工、全竹宴等特色美食,让游客来有美景可看、有美食可品、有好物可带走。”石桥镇党委书记陈超介绍道,下一步,石桥镇还将进一步与清升镇、双河街道合力发展一二三产业,共同挖掘林下空间,多元发展林草、林药、林粮、林菌等生态经济,共同拓展森林康养、山地越野等特色产业和赛事,促进林文体旅深度融合,共创“古道岚”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