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罗捷:用四川曲艺跨越语言引起世界观众共鸣
2024年12月12日 14: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王利文)“树上的喜鹊叫喳喳,岳池的小姑要出嫁。”随着四川清音《小姑出嫁》鼓板声和悠扬的旋律响起,牡丹奖新人奖得主罗捷眼波流转,一声声错落的音节从喉间发出。她结合别致的哈哈腔、弹舌音和贯口等技巧,向观众讲述岳池小姑在国际非遗节传统婚嫁习俗展演中假戏真做,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罗捷。受访者供图

  “《小姑出嫁》实质上是把传统‘嫁’给现代、把家乡‘嫁’给世界、把梦想‘嫁’给未来,充分现了文化自信。”谈起这部以地方婚俗为窗口,勾勒出宏大的时代画卷的作品,罗捷满是自豪。正是凭借在这部作品中的杰出表现,33岁的罗捷荣登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全国赛事舞台,一举夺得牡丹奖新人奖。

  罗捷出生于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四川广安岳池县。当地曲艺兴起于唐宋并历经千年沉淀,孕育出包含评书、车灯、荷叶、盘子、清音、竹琴在内的丰富曲艺形式。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一代代曲艺表演者,也营造了浓郁的曲艺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罗捷,自幼便对唱歌跳舞怀有浓厚的兴趣,领略各类演出魅力的过程中逐渐萌发登台演出的梦想。

罗捷演出照。受访者供图

  2009年底,岳池县剧团放宽了招收演员的专业限制,并非“科班”出身罗捷凭借着优越的嗓音条件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加入了剧团。对于罗捷来说,磨炼功底与形成个人风格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像孩童学步、学语那般逐步积累。她从最基础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不仅精进唱腔、揣摩角色细节、打磨每场演出作品,还挑战了自己原本并不熟悉的舞蹈技巧。到了2013年,罗捷开始系统地学习四川清音,逐渐熟练掌握了其独特的八大调和演唱技巧。

罗捷演出照。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来,罗捷还不断带着独具民族韵味的曲艺作品走出国门。在第七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她左手掌握板和镲、右手以筷子击节表演四川荷叶《秋江》,用婉转动听的唱腔讲述南宋时期书生潘必正与女尼陈妙常之间的爱情故事,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并获得了卢浮“银奖”。

  “正是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四川曲艺才能跨越语言引起世界观众共鸣。”在海外的演出加深罗捷对地方曲艺的文化认同,也让她感受到原生艺术形式的时代价值。在谈及独具特色的中国地方曲艺如何走向世界时,她表示,关键在于深入挖掘各地传统经典曲目,充分理解其文化底蕴的独特性的同时,加强地方艺术人才的培养。

  对曲艺的热爱,使得罗捷的眼中总是有光。身为一名地方文艺工作者,她始终希望自己能站上更宽阔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地方传统曲艺文化的美。“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优秀的曲艺文化,领略到其中的真善美,这就是我想一直做下去的事情。”罗捷坚定地说。(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