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简阳法院:以“实”治“虚”?全流程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
2024年12月18日 21:2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8日电 (吴平华)近年来,民事领域频发当事人伪造证据、虚假陈述、恶意串通等虚假诉讼现象,呈现出从偶发个案到民间借贷领域高发态势,对诚信诉讼的司法秩序造成严重挑战。简阳法院针对此类妨害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坚持“抓预防、重甄别、强惩处”的虚假诉讼防范理念,多措并举推进虚假诉讼防范和治理。

  抓预防,下好立案引导“先手棋”。选取诚信典故、典型虚假诉讼惩戒案例,并制作《民事案件诚信诉讼流程图》等在院诉讼服务中心及各法庭诉讼服务站打造诚信诉讼教育专区,强化群众诚信诉讼意识。建立新收案件“四必备制度”,做到沟通询问必备、释法明理必备、签署承诺书必备、虚假诉讼风险标识推送必备。今年以来,针对民间借贷等虚假诉讼高发案件,要求当事人、代理人签署《诚信诉讼承诺书》1000余份,向审判部门推送虚假诉讼风险信息40余条。

  重甄别,守牢案件办理“主阵地”。设置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八大民事专业化审判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担任团队负责人,定期组织学习防范虚假诉讼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提高法官甄别虚假诉讼的专业性。对存在虚假诉讼可能的案件,慎重进行缺席审理,通过传唤当事人本人到庭、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依职权追加与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存在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等措施,增强庭审实质对抗,全力查明案件事实。

  强惩处,亮出从严打击“铁拳头”。对构成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的诉讼参与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适用罚款、拘留等民事惩戒措施。近三年来,已对40余名参与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证人给予罚款。联合检察院、公安机关建立三位一体联合防控机制,将存在虚假诉讼可能的案件纳入检察院监督范畴,邀请检察人员到庭监督,对案件是否涉刑进行联合会商,将涉嫌虚假诉讼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侦办,并依法从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两年来,已合力追究刑事责任3人,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