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9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9日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控股的四川海同同位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海同”)获悉,取得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后,该公司成功开展了居里级镥-177核素生产热调试,验证了镥-177生产线上核素生产工艺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批量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据了解,镥-177作为一种理想的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在医学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独特的核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它在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疾病的靶向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调试是验证医用同位素生产线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医用同位素产品指标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此次热调试涵盖了靶件转运、靶件切割、靶料溶解、核素分离、核素纯化以及质量检测等复杂过程。经过一系列测试和检验,首批镥-177核素产品关键指标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和欧洲药典标准要求。
由于反应堆辐照生产镥-177的技术难度高,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医用同位素原料供应主要依赖进口。研发团队通过艰苦攻关,并经过一系列测试和检验,成功突破了靶件制造、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分离纯化工艺和系统。此次位于夹江核技术应用产业园的四川海同成功生产出高质量的镥-177核素,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垄断地位,更为我国核医药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年,四川省出台了《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建成国内领先的核医疗产业集群;到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放射性药物和核医疗装备生产聚集地、全国最好的核医疗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