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收治一位距骨坏死伴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的男性老年患者。患者出现严重的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行走及生活质量。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在陶崎峰主任的带领下,足踝外科亚专业赵文博博士成功将3D打印全踝关节置换应用于临床,通过模仿松质骨的小梁结构,促进更好的骨长入,有效增强了术后的关节稳定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对于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各类保踝手术已无法修复损伤踝关节,传统的治疗方式往往采用踝关节融合治疗,患者术后虽疼痛缓解,但融合后的踝关节将丧失关节活动度,并出现僵硬及行走不便等症状,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全踝关节置换术既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也能保留关节活动度,随着材料科学及手术技术的日益改进,现阶段全踝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手术操作更加标准化。目前全踝关节置换术相对传统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陶崎峰主任科普:3D打印全踝关节置换术相较于传统的通用模板全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它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个性化的踝关节假体,可以更好的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同时使得假体与患者更加匹配,能够尽可能的延长假体寿命。
首先3D打印全踝关节假体通过三维CT扫描建立踝关节数据库,并利用镜像翻转技术,根据健侧踝关节设计制作高精度的踝关节3D打印模型,包括关节假体及截骨导板。
其次3D打印技术可以使得踝关节置换手术更加精确,通过增强植入物的稳定性和简化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使用3D打印技术还可以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下肢血栓、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吴平华 赵文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