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换“门”建“桥” 87岁老人重获“心”生
2024年12月29日 12:2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今年87岁的黄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生活依然惬意幸福,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从四个月前开始,黄奶奶在做家务时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在休息时也会胸闷、呼吸不畅,偶尔还伴有疼痛感。经朋友介绍,黄奶奶来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

医生正在手术。陈杰 摄

  经过成都 市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陈剑副主任医师的细致检查,黄奶奶被诊断为患有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

  二尖瓣,作为心脏内部的一道“门”,在心脏收缩舒张的过程中一开一关,确保心脏内部的血液正确地向前流动,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血液在心脏内逆流,不仅会影响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还会使心脏变得肥厚,导致后期心功能受损,心脏收缩无力。冠状动脉则是分布在心脏表面的细小血管,为心脏这个“发动机”提供血液供应。当其发生粥样硬化后,会导致血管狭窄乃至堵塞,危急情况下可能发生心脏缺血导致猝死等风险。

  经综合评估,黄奶奶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手术治疗。可黄奶奶的家属却犯了愁,“医生,我妈妈这么大的年纪,能经得起手术吗?”黄奶奶的儿子向陈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高龄老人手术风险确实大于常人,以前这被视为手术‘禁区’,特别是心脏病患者。80岁以上接受手术者,更是被认为是手术难度的一个分水岭。但我们有信心治疗好黄奶奶。”陈剑医生的回答,让家属变得安心。

  经过详细周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心脏大血管外科陈剑副主任医师、陈杰医生团队紧密配合,进行开胸手术、建立体外循环……最终,成功为黄奶奶的二尖瓣换上了一扇“心门”——生物瓣膜。随后,又为黄奶奶的心脏搭建“桥梁”:从腿部取下一节静脉,将其一端缝于主动脉上,另一端缝于冠状动脉狭窄处的远段,从而为缺血的心肌重新打通血供。随着阻断主动脉的钳子松开,黄奶奶的心脏如释重负,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规开展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脏肿瘤等外科手术,特别擅长治疗危重、复杂的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其中微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胸腔镜辅助冠脉搭桥、微创介入TAVR手术、二尖瓣瓣膜成形手术、老年生物瓣膜置换及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等技术居西南地区领先水平。

  术后第二天,黄奶奶就拔除了气管插管,一周后顺利出院。

  这项手术是对手术医生的围术期管理能力、解剖熟悉程度、操作细腻度和缝合技艺的综合考验。陈剑副主任医师表示:“高龄患者的心脏相较于常规患者的心脏更加脆弱,可缝合、吻合的区间更加狭窄,对手术时间的把控要求更高。”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规开展瓣膜成形及置换、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置换和复合等手术,为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吴平华 陈杰 供稿)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