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0日电 (唐倩)12月30日,成都非遗推介会第四季非遗研学专场活动在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举行。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协办。来自全市中小学、景区、非遗研学基地、非遗传承人、非遗研学机构的代表200余人出席推介会,推介会还设立了合作洽谈区,70余家非遗企业在现场面对面沟通交流,形成了多项合作成果。

现场,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社会教育发展促进会综合实践活动专委会理事长史玉从政策解读、理论研学与行动指南三个方面对非遗研学进行了深度解读。金沙遗址博物馆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主任何莉丽分享了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非遗研学资源以及博物馆在推动非遗研学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介绍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寻遗寻艺合作需求。
四川省文博研学联盟副秘书长、成都市青羊区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美尔研学总经理詹丽英从教育场域赋能、课程体系赋能、资源协同赋能三个方面介绍了非遗研学生态圈的建设经验,发布了非遗美育共享计划及非遗研学合作清单。
王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四川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彪介绍了王皮影艺术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与非遗文教旅服务产品,重点分享了皮影的国家文化交流资源。东安湖国际研学中心负责人陈紫馨介绍了东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文旅资源、非遗研学开展情况及面向非遗传承人、非遗企业的合作需求与机会清单。青城道茶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青城山道茶研学基地负责人彭水清推介了非遗基地研学资源、研学课程开展情况与合作需求。
据悉,成都市开展非遗研学推介活动,旨在搭建连接教育行业、文旅行业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平台。未来,成都市将持续推动非遗资源的社会共享,培育一批“有硬件、有师资、有课程、有制度”的非遗研学基地,探索非遗传播发展的有效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