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成都住建和地铁建设“开门评风听民声”答疑解惑
2025年01月03日 15:4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开门评风听民声·共建共享促发展”成都轨道建设开放日活动在蓉举行,市民、网民、政风监督员和媒体代表等共同走进建设中的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骡马市站,实地了解“科学打围、有序退围”措施、地铁新线建设进展等情况,相关部门、企业就市民代表等关心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市民代表等走进骡马市站建设工地实地了解建设情况。记者刘忠俊摄

  据了解,截至2024年12月底,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6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共计672.18公里。目前,成都有7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在建里程230.46公里,其中地铁线路5条,在建地铁里程100.59公里,市域线2条,在建市域线里程129.87公里。其中,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分别还有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30号线一期在建,大部分在建线路已转入车站附属及机电施工阶段。

  骡马市站由新建的18号线三期、10号线车站和已开通运营的1号线、4号线车站组成。其中地下一层为四线换乘站厅,地下二层为18号线站厅层,地下三层为预留层,地下四层为18号线设备层,地下五层为10号线站台层和18号线设备层,地下六层为18号线站台层。该站为地下深45.5米、宽度28米、长达180米的超深基坑,车站结构与既有1号线最小净距仅5.3米,同时工程地处成都市中心,施工条件严重受限,施工难度堪比心脏手术。

正在建设深45.5米的骡马市站。记者刘忠俊摄

  记者走出地铁4号线骡马市站A出站口,来往行人匆忙,道路通行有序和顺畅,没有出现拥堵情况。“对重点路段、易堵路段进行实地踏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梳理优化退围计划。”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称,采取多项施工组织优化措施,减少施工占道影响交通时间,缩小占用车道范围,确保道路通行顺畅。同时,针对重点主干道路的拥堵点位逐站逐点现场梳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做好施工工序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尽早还道于民。

  目前,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已累计完成退围43.5万平方米。在第一批堵点任务清单中,涉及轨道建设共5个站点,分别为27号线一期黄忠站、金牛公园站、金沙滨河公园站、蜀鑫路站及8号线二期龙潭寺站,均已完成全部退围工作。任务清单外,完成阶段性退围50余处,其中13号线一期四川师大站两次组织退围,占用的主道区域已退让,极大改善了该路段通行能力。省体育馆站已退围8750平方米,退围后人民南路三段、四段通行能力明显增加。

市民等代表实地了解骡马市站建设进展情况。记者刘忠俊摄

  交流座谈期间,成都市住建局、成都轨道建设公司以及参建企业还就市民代表、媒体们关心的地铁建设、新线设计、退围缓堵等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现场解答和深入交流。“这种方式挺好,能及时了解地铁建设中的相关情况,也能把大家关心的问题传递给相关部门。”参加交流座谈的市民代表称,希望这样的交流形式能长久,通过交流及时解决好大家关心的问题。

  成都市住建局表示,下一步将综合考量地铁车站周边情况,结合建设实际,逐站逐点研究占道打围优化方案和退围及缩围时间安排,加快推动续建项目尽早完工退围。精心筹划后续线路建设,配合做好细化交通疏解专项设计,优化轨道交通项目线站位方案,确保对市民和交通的干扰降到最低。(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