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一部手机指挥6个机器人干活 荣县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2025年02月07日 10:4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7日电 (刘刚 丁文君 徐振宇)2月6日,在自贡市荣县双龙陶业,6台智能搬运机器人在制陶车间里熟练穿梭,将200公斤重的陶胚搬到窑炉。过去12名工人手工干的活,现在一部手机和6台机器人就能搞定。

智能搬运机器人正在工作。荣县融媒 供图

  据介绍,在生产车间里,这6台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规划好的既定路线,不紧不慢地行驶。来到陶胚堆放处前,精准地叉起一个土陶罐,然后沿着路线返回。整个过程,比熟练的搬运工还麻利。

  “以前全靠我们用手推车推送,干一天下来累得不行。”车间工人李师傅介绍,现在我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然后查看下泥料,其他的活路,都交给它们干了。

  李师傅打开手机,选定放料点绑定,再选择存胚巷道,机器人就会自己把陶胚运送至窑炉,全部操作在这台手机上就能轻松完成。

  “一台机器人可载重2100斤,干这点活路对它们来说是小意思。”李师傅说,它们可帮了大忙,现在的重活累活都交给它们了。

  据了解,李师傅口中的机器人,是该公司去年新购买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去年9月,公司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6台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每天可节省12个人工,不仅解决了难招搬运工的问题,更降低了人工成本。

智能搬运机器人正在工作。荣县融媒 供图

  荣县双龙陶业董事长刘世阳说,因为生产吃紧,春节期间,这些机器人都在加班加点地干活。在制陶车间,一幅充满未来感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外形科技感十足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来回穿梭,不时亮起提示灯,在传统的土陶车间干着过去工人们无法想象的活。

  2024年,双龙陶业日用陶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正式建成投用,新的隧道窑生产线拔地而起,国内首条新型节能宽体窑炉也成功入驻,实现了全智能化生产。年最高产能可达50万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出口到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

  “手机指挥机器人干重活、生产全流程数字化,全智能化的生产,甚至让有的企业一天产值直接翻倍!”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智改数转”的大背景下,荣县工业企业正不断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实现转型升级。(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