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在川央企装备首次入选中国石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2025年02月12日 14: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2日电(陈宇波 张玉明 上官昌淮)近日,中国石油公布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目录(2024年)》,在川央企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CPECC)西南分公司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联合开发的“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设备”成功入选。据悉,这也是CPECC装备首次入选中国石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国内首套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设备。陈宇波 摄

  据介绍,针对传统的胺液复活技术不能脱除胺液中的致泡性变质产物等技术难题,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进行了近10年的科研攻关,创新引进带亲电基团聚合技术和金属有机配位分离技术,并通过了概念验证和小试中试。在此基础上,CPECC西南分公司与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研究院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经过近3年的研究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国内首套“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设备”系列技术产品。

  据了解,“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设备”在西南油田公司指导下,2022年11月1日在川西北气矿苍溪天然气净化一厂成功应用。与以往同类装置相比,该设备不仅能脱除8倍的胺液变质产物,实现致泡性变质产物脱除率大于98%、活性添加剂损失率小于2%,而且能有效恢复脱硫溶剂脱硫性能,填补了国内外在致泡性变质产物脱除、配方型溶剂复活等方面的技术空白。

  一直以来,CPECC西南分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技术作为立企之本、创新作为发展之源”为指引,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搭建了国家能源天然气净化研究所、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构建了以六个创新工作室为主体的创新研发团队,并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形成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形成了以“工艺包+系统产品+核心装备+配方溶剂”为抓手的“技术+产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极大推动了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产业化水平。

国内首套“100亿方年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包在塔里木乙烷回收工程运用。李莹珂 摄

  值得一提的是,CPECC西南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关于“加大科技成果首台套申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从抓研发向抓推广延伸”要求,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100亿方/年天然气乙烷回收工艺包、国内首台低流量高压力气化器、国内首台千万方级天然气透平膨胀机、国内首台储气库离心式注气压缩机、国内首台全国产化60万方/天LNG绕管式换热器等装置先后成功投运,以自有核心技术加持的优势产品不断增加,进一步延伸天然气产业链,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断贡献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