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4日电(伍排勇 朱春悦)近年来,汶川县将"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落实,一批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在青山绿水间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连日来,为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工程建设,汶川县水磨镇刘家沟村河堤堡坎加固工程正在抢抓工期,赶在今年河水上涨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现在气温回升,我们村的以工代赈项目河堤加固和道路建设全面动工,预计在雨季来临前能够完工投入使用。”这些天,乘着晴好天气,位于汶川县水磨镇刘家沟村的以工代赈项目河堤加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水磨镇刘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彭玉刚介绍,为加快项目建设,村两委组织90多名村民正在抢抓工期,加快工程建设。

走进施工现场,挖掘机、搅拌机等机器轰鸣,50余名由当地村民组成的施工队伍正“一”字排开,在挖掘机的配合下开展混凝土挡墙基础浇筑,为推动工程进展,施工现场村民们分工配合,大家忙着关模搭建、混凝土搅拌、挖掘堡坎基础等,整个工程建设正在有序进展。
汶川县水磨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刘家沟村)项目估算总投资43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和地方配套资金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硬化道路长4公里,路面均宽3.5米,厚0.2米。新建排水沟1公里、挡墙11处(2050立方米)、涵洞4道。工程将以以工代赈、和村民自建方式推进。
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工程建设中采取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最大程度帮助农村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机遇。预计该工程能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20余人。该项目也充分体现了以工代赈“先有群众、后有项目”以及“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导向。
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大幅提升了当地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有利于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汶川县相关部门将继续紧盯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深入发掘以工代赈政策内涵,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的赈济作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