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6日电(杨科佳)在小微企业发展经营中,寻求融资时可能会面临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不少企业主的印象里,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需要经过各种风险评估和审批流程,信息壁垒导致企业“不敢贷”“不会贷”,成为了阻碍经营持续发展的“难点”“堵点”。
打破信息壁垒,争当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始终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视为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在四川金融监管局、四川省发改委联合部署下,该行积极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从供需两端发力,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切实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兴业银行成都分行累计服务普惠小微企业超1.2万户,贷款余额超200亿元。
“像我们小微企业,如果接到大量新订单,短时间内寻找扩产的周转资金是个难题,我们也不知道有哪些渠道可以快速获得贷款支持。”四川润丰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谌先生介绍说,今年初,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特派员小陈主动电话询问是否有金融需求,又主动上门拜访、实地考察,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投产计划,把企业很多疑问都当面解决了。

谌先生口中的小陈就是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特派员陈经理。陈经理说,去年出台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目的之一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机制落地之前,很多企业都是通过支行存量客户推荐或是有机会参加到市区级对接会,才能联系了解到银行贷款产品,其中小微企业因数量多、需求各异,导致金融服务的跟进效率相对较低。而机制落地以后,在当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的指导下,政府相关部门与银行工作人员通力配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并将收集的信息清单汇总后下发至对应金融机构即刻开展对接,银行可以更快更高效地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立即安排上门走访,成功解决贷款供需端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在今年年初向该材料包装生产企业成功发放了700万的流动资金贷款,这也是该企业首次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资金难题得到解决,订单也陆续顺利接到手,该企业负责人谌先生点赞道:“公司有了银行贷款,周转资金充裕了,最近我们又新拿下了一个大单,多亏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兴业银行的大力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