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4月5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大雅堂前,一位来自河南的游客杨先生向杜甫雕像深深鞠躬,以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
清明假期期间,杨先生专程来到杜甫草堂参观,并怀着崇敬之心拜谒这位令他敬仰的河南同乡。漫步在杜甫草堂独具特色的蜀派园林中,杨先生分享道,他不仅欣赏到了精彩的主题展览,还看到了盛放的垂丝海棠、杜鹃和鸢尾花。他感慨万千:“杜甫一生漂泊,却始终心系天下,而成都接纳了他,为中国文化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篇。”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自清明假期以来,杜甫草堂博物馆持续迎来游客高峰。许多游客热衷于前往茅屋、兰园、花径等标志性景点踏青游览,感受草堂宜人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三苏故里”眉山,清明假期,苏氏墓地迎来了众多游客,他们参与祭扫、献花、吟诵诗文等活动;在三苏祠的披风榭,游客们将素雅的梨花轻贴在塑封膜上,以诗意的形式向三苏致敬;在眉山中岩寺景区,人们踏青采风,重走苏轼求学之路,在古树的掩映下,与先贤进行心灵对话。
来自广东的徐女士在聆听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解三苏一门优良家风家教的故事后,目睹三苏祠博物馆中碧水潺潺、竹影摇曳的蜀派园林美景,不禁感叹:“在眉山,在三苏祠,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古诗人皆入蜀”,四川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文脉绵延不绝。李白、杜甫、苏轼、陈子昂、薛涛、杨慎、李调元等著名诗人在四川都留有纪念地。清明节前后,省内许多诗人纪念地和文博场馆迎来客流高峰,人们在出游赏春的同时,缅怀先贤,感受文化脉络的传承与延续。
在成都崇州罨画池,身着古装的景区工作人员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体验:有的怀抱琵琶在船头独奏,有的身披蓑衣荡舟摇橹,还有的扮演成陆游舞剑吟诵。这一幕幕场景让不少游客拍手称赞。清明假期,罨画池内海棠等各色花卉竞相绽放,花影摇曳间,陆游笔下“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的诗句仿佛重现眼前。
图片由杜甫草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