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南充蓬安:提升农业“含绿量” 增强发展“含金量”
2025年04月18日 15:2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8日电(彭圣洲)近日,南充市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蓬安县长梁乡冬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冬春说,基地的萝卜不仅销往中国20多个省份,还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一颗萝卜,如何畅销国内外?黄冬春坦言,绿色生产是关键。

  近年来,蓬安县立足实际,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域推进绿色农业发展,通过加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农资投入与污染治理、绿色低碳产业链打造、科技示范与应用、监管与政策支撑等措施,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高质高效的绿色农业转型。

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菜农正在采收萝卜。 彭圣洲 摄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蓬安不断完善农业节水措施和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推广抗旱品种,以及渠道防渗、雨水回用等技术,应用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先进节水设施,实现设施节水、农业节水、品种节水、管理节水。

  在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集中育秧基地,自动化喷灌技术正成为农业生产中节水增效的“主角”。羊角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喜全说:“整个基地有150余个雾状喷头,每个喷头喷洒半径2.5米,这些喷头能根据秧苗的生长需求精准供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用节水喷灌技术后,基地节水超过50%。”

  同时,蓬安县通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提升、肥料市场管理和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完善土壤肥料管理体系和土肥水技术示范推广体系,确保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逐场逐户制定废弃物和污水处理方案,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拓展秸秆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范围,建立和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质效。

  日前,沿蓬安县嘉陵江的15000亩白萝卜种植基地整体完成了海关出口备案。“完成海关出口备案,不仅压减了企业的资源投入及时间成本,还促成本地优质农产品抱团拓展海外市场。”正在地里忙碌的黄冬春说,海关、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高效监管和优质服务,为蓬安萝卜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蓬安县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统筹企业、基地、市场等产业要素,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产品基地,打造了睦坝—巨龙、杨家—河舒等六大绿色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带,辐射带动县域其他乡镇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立足“石孔贡米”“锦橙100”“蓬安萝卜”等传统优势品牌,蓬安还加大新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生物有机肥,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依托县级农村电子商务运用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现代农业园区、涉农龙头企业开展“互联网+”试点示范,并依托电商平台,促进跨区域、跨领域的协同合作,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蓬安绿色农业水平和影响力。

  此外,蓬安县还将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巧妙地融入农业生产中,推进科技示范与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近年来,蓬安县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利用物联网、智能装备、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农业产业的精准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