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2025年德阳市罗江区走谷雨传统农耕民俗主题活动举行
2025年04月21日 02:1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1日电 (杨勇)4月20日早晨,当阳光撒在已经逐渐成熟的油菜田时,德阳市罗江区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热闹起来。当天,“谷生罗江·雨润良种——2025年德阳市罗江区走谷雨传统农耕民俗主题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 杨勇 摄

  罗江区走谷雨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是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活动,通过走谷雨、开秧门、品新茶、巡田地等民间习俗活动,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化。

  上午9点半,在微风吹拂中,舞蹈《谷雨情》拉开活动序幕。身着绿色舞蹈服的演员们宛如油菜花田中的精灵,翩翩起舞。随后,四川清音《天下粮仓》、歌伴舞《向上生长》《龙舞在天》和《双龙点睛》等节目伴随着主祭官的祝词轮番上演。通过赋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激活乡村新动能。

  在开秧门仪式中,嘉宾们用岷江之水浇灌绿油油的秧苗,随着一声“开秧门咯”,秧苗撒入稻田开始栽种。“一束秧苗入田,万担粮油归库”在这里走出第一步。

  仪式结束后,嘉宾们走进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开始“走谷雨”活动,“巡稻田、走谷雨、品新茶”,感受罗江种业,体味略坪镇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行走于油菜田中,山歌队唱起迎宾歌,嘉宾们品尝谷雨新茶。河堤旁,老者牵着水牛悠悠路过,孩童放飞风筝,好一幅乡村美景。

  本次活动还特意邀请农业方面专家,为群众讲授种稻谷、育菜籽、培秧苗、插秧子等种植技术。“不仅表演好看,还能够学到很多种植方面的知识,很有意义。”村民李大哥说道。

  据悉,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罗江区年产油菜种子约占全国用种量的20%,每5粒国产油菜种子就有1粒源自这片沃土。位于罗江区西北部的略坪镇更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形成了首批水稻与油菜双季制种的产业样板,已建成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季制种基地,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种子保供区。

  罗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以“走谷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促进罗江种业健康发展,高水平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质效,促进旅游新兴产业提档升级,延续优秀传统文化,让旅游与绿色产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