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双峰山歌《吼拐》斩获第六届西部民歌展演优秀奖
2025年05月01日 14:1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日电 (高林阳)近日,第六届西部民歌惠民展演在宜宾市兴文县举行,活动现场民歌嘹亮,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呈现出一派欢腾景象。南充市南部县第三中学音乐教师向兴斌带着本地原生态民歌《吼拐》登台一展歌喉,斩获优秀作品奖。

  风格各异的民歌作品、动听的旋律、欢快的舞蹈,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能把南部家乡山歌带入大众视野中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向兴斌介绍,民歌是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展现了劳动人民坚强乐观的心态,希望这种精神影响更多的人。

向兴斌献唱双峰山歌。 向兴斌 供图

  过去南部山高路陡,农村交通落后,人们在山路上搬运物资时,肩上背着沉重的背篼与背枷,手中拿着一根“T形”木拐。他们走一段路,歇息一会儿,背篼与背枷靠木拐支撑,然后大吼一声“嗨哟”,再随口唱出几段山歌小调。后来,人们把这种唱歌方式称作“吼拐”,一些专家又誉其为西南的“信天游”。

  在南部双峰乡,就流传着这一独属于当地风土人情的山歌,时而婉转时而高亢的曲调里带着川北方言,真挚朴素又个性鲜明。多年来,向兴斌不遗余力远赴巴中等地拜师学习,在闲暇时间奔走在田间地头搜集双峰山歌素材,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又将这一民间艺术带进校园走入课堂,以实际行动传承本土非遗,致力推动南部艺教融合工作。

  近年来,南部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推出“学校+文艺院、文艺家协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艺教融合发展新模式,采取“学校试点、区域推广、全面推进”三步走策略,积极组织文艺院、文艺协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8项融合工作,为中小学生打造充满艺术氛围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艺术熏陶下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南部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吼拐》获奖,充分体现了南部非遗的魅力,彰显了南部文化深厚底蕴,影响深远。”南部县文化馆馆长王凤娟表示,南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推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让南部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