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邓超玲)秦巴山区层峦叠翠,通江两岸云雾缭绕。在这片革命老区土地上,茶农们世代守护的万亩茶园,近日,在农发行通江县支行注入的1.16亿元信贷资金,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茶园的改造到茶叶的生产加工,正悄然发生着一场以金融活水浇灌的产业变革。
通江县地处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这里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是茶树生长的天然福地。虽生态条件优越,但全县茶园大多分布在山地陡坡地带,传统茶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种植技术粗放、种植环境较差等问题,加之茶园机械化率和灌溉系统覆盖率较低,每亩鲜叶产量较平原地区低30%左右,品种退化严重。
为有效改善茶园生产环境、提升种茶基地生产率,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该行工作人员积极对接主管部门和企业,组织专人团队深入调研,上门宣传信贷政策,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加快项目申报进程。目前,该行已成功为该项目投放1.16亿元信贷资金,通过修缮苗圃基地、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设备,有效推动了良种选育的推广应用。项目实施以来,成功促进茶业“四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通江县域加速落地,为县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通江县铁溪镇罗村的茶园里,嫩芽勃发,茶色怡人。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竹篓里满载着肥料,指尖翻飞间将丰收的期许埋入沃土,整个茶园洋溢着春耕时节的蓬勃生机。“农发行在春茶管护的关键时候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为我们茶园改造提供了充足的项目资金,既帮助我们科学改善了茶园,解决了茶园土壤质量退化、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又提高了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我们稳产优产增添了底气。”该茶园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当晨曦穿透云海洒向万亩茶田,满载茶叶的集装箱鸣笛启程。在农发行通江县支行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的滋养下,这片承载着千年茶韵的土地,正以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为笔,以共同富裕为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