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天府新区举行葡萄观摩会 品种技术双展示赋能产业
2025年07月02日 20: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日电 (陈选斌)2日,四川天府新区伏季水果产业研究院内硕果盈枝,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砧木评价改良岗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四川天府新区2025年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全国葡萄产业专家、种植户、技术人员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蜜光”“新郁”等自主选育新品种的产业潜力,探秘宜机化建园、无人机植保等智慧农业技术的革新应用。

图为观摩会现场。罗玲 摄

  “当阳光玫瑰价格持续走低,‘蜜光’为代表的国产新品种正撬动产业格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都试验站站长刘伟手指成片果园介绍,这里是目前全国连片栽培“蜜光”面积最大的示范基地。“蜜光”作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自主选育品种,以“巨峰”与“早黑宝”为亲本,兼具抗病性强、果皮薄脆、香气浓郁等优势,在成都的市场价超10元每斤。

图为采用全自动灌溉系统培育的葡萄“蜜光”。陈选斌 摄

  现场观摩会上,除“蜜光”外,“新郁”等新品种也同步展示。这些由我国科研团队自主培育的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上各有优势,形成了覆盖早、中、晚熟期的品种矩阵。“我们这里保存有国家葡萄核心种质资源数百份,涵盖欧美杂交种、欧亚种、野生种等,鲜食、酿酒、砧木品种齐全。”刘伟透露,园区搭建的国家葡萄核心种质资源库与国家葡萄智能育种平台,正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坚实支撑。7月成熟的“蜜光”“宝光”等品种已挂满枝头,8至9月还将有中晚熟品种陆续成熟,形成持续供应能力。

  观摩会特别设置了宜机化建园与智慧化管理技术展示环节,展现了现代农业装备如何破解农业“用工荒”难题。在宜机化建园示范区,旋耕机、田园管理机等设备在园区内畅通无阻。“我们通过科学规划行距、坡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操作,耕整地、施肥、采收等环节效率提升三倍以上。”技术人员介绍,配套的轨道打药系统可精准控制药剂用量,无人机植保则解决了大面积果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相比传统人工打药,成本大幅降低。

图为现场展示的智慧化农机。陈选斌 摄

  活动现场,专家与种植户围绕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市场前景展开热烈交流。来自西昌的种植户一边拍摄“蜜光”的果穗特写,一边向刘伟咨询大棚种植的温差管理技巧:“这个品种在我们那边上色能达到成都的效果吗?”刘伟当场解答:“‘蜜光’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糖度更高,上色会更均匀,但需要注意花期控氮。”

  “我们希望通过现场观摩,让种植户直观感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效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