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5日电 (邹立洋)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让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7月4日,成都市金堂县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给出答案——正式推出“金语良言”人民建议征集品牌,并上线“金语良言·民议通”人民建议征集数字化平台,通过“品牌化引领+数字化赋能”,构建起“群众出题、政府答题、效果评题”的闭环治理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品牌化引领:让人民建议从“零散”走向“系统”
长期以来,基层建议征集常面临“渠道多、效率低”“重收集、轻转化”等问题。对此,“金语良言”品牌以“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为目标,着力破解这些痛点。
“我们搭建了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县信访局具体牵头,多部门相互协同的工作架构,形成‘12115’人民建议征集工作金堂新路径。”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品牌将聚焦群众需求动态调整征集重点,同时配套制定《金堂县人民建议征集点位建设指南(试行)》,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频次较高的区域,分成4个类型设置线下征集站点,配置全天候人民建议征集邮筒,形成“面对面+键对键”的征集双通道,组建首批50名特约建议人队伍,有效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鼓励单位部门、镇街、村(社区),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量身定制人民建议征集会商办法,依托特色场景,邀请群众走出家门,在协商议事、说事评理中参与基层治理,先后培育“石邻家话”“说事评理”等“金语良言+”特色品牌,去年以来先后开展“爱邻议事”“有事来协商”等群众自治议事协商活动680余场,累计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和意见建议280余条,解决物业服务缺失、噪音油烟扰民等问题500余个,调解邻里纠纷260余起,实现了人民建议征集在基层、转化在基层。
数字化赋能:让治理决策从“经验”走向“数据”
立足“大农村、广地域”县情实际,围绕“如何听取人民建议”“听取什么样的人民建议”系列重要问题,金堂县组建开发专班,深入部门、村社、园区、企业等一线开展大量调研,通过不断会商研判、开发调试、系统测试,上线“金语良言·民议通”人民建议征集线上平台。
“平台不仅是‘建议收发室’,更是‘治理智囊团’。”技术团队演示时介绍,系统可对建议进行关键词分析、热点聚类,自动生成“建议征集热力图”“高频问题清单”。例如,若某片区连续3个月出现“电动车充电难”建议,平台将推送预警至相关部门,并联动消防、住建等部门制定专项解决方案。
“过去处理群众诉求像‘救火队’,现在有了数据支撑,将诉求有效转化为合理性建议,前端提前‘排隐患’。”县信访局负责人表示,“平台研判生成‘高频问题清单’,推动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系统施策,真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个领域’,将有效减少信访投诉事项”。
共建共治共享:让“民智”成为治理“最强大脑”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关键在发动群众。“金语良言”品牌和“金语良言·民议通”平台不仅是“政府工具”,更是“群众舞台”——无论是农民、工人、创业者,还是学生、退休干部,还是网络主播、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都能通过平台贡献智慧,成为金堂发展的“出题人”“阅卷人”。
为鼓励群众参与,活动同步推出“金点子”激励机制:对采纳的建议给予物质奖励、荣誉表彰;对长期参与、贡献突出的个人或团队,授予荣誉称号。“提建议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受重视、被接受、有回应,这才是真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批特约建议人返乡创业青年小唐说。
金堂县的创新实践为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金堂县将持续深化“金语良言”品牌建设,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