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苟伊漫:听乡音袅袅,悟桑梓情深——评方言小品《乡情》
2025年07月16日 16: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2025年6月17日,一场戏剧艺术的盛宴——四川省第二十届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在达州巴山大剧院拉开帷幕,一部由达州市文化馆,达州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宣汉县文化馆共同出品的方言小品《乡情》从舞台的布景就烘托出了浓浓的乡村氛围,甚是抓人眼球。舞台左侧的一棵绿油油的老树,也隐约暗示大树是连接从前与现在的情感纽带,暗示“根”的归属,整部剧在老树下面发展,从矛盾冲突到最后双方主人公在老树下和解,仿佛也能告诉观众:自然的力量也可以调和人情冷暖。

  一、于轻描淡写间引出时代课题

  作为第二个出场的方言小品,全场烘托出幽默十足的氛围感,故事以女儿春花被电话告知卖房失败为导火线,原本已交买房定金的刘叔突然变卦,只为不断搅乱好兄弟的卖房意图,最后娓娓道出的却是深厚的乡音乡情。另外,该剧也从侧面向观众展现出了如何处理乡村银发群体与乡村产业振兴之间关系的时代课题,在欢声笑语与潸然泪水中折射出了十分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

  二、在欢声笑语中体现乡音乡情

  小品中不时出现幽默歌唱段子,表现出他们深厚的情感与默契,毁约的刘叔称自己的好兄弟为“莽子兄弟”,看似滑稽的称号背后映射出来的是不愿一起生活多年的老伙计进城,更不愿意兄弟卖掉老房子,丢掉自己的“根”,以至于最后隐藏的一步棋是甘愿自己买下兄弟的老房子。果然,善良的人都是有好报的,春花的父亲是善良的,他在农村素来喜欢帮助乡里乡亲,以至于80多岁的李奶奶不远千里也要送一个老南瓜作为临别礼物;刘叔叔也是善良的,他会默默地帮春花一家把物资安全地送山下去;张妈也是善良的,她诚恳待人,乐于帮助,甚至愿意给即将离开老家的春花一家耕作农田。最后,故事迎来了新的转机,乡亲们也舍不得春花父亲离开,他们捐款捐物,硬生生地凑齐了4万元的现金去帮春花渡过眼前的创业难关,开一家“农村土特产超市”,也是为乡村振兴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幽默与温情交织的笔触,也能激发观众对于乡村未来发展的深层思考。

  三、以自然人文之温升华桑梓之情

  往往在很多描写乡情的作品中,都善于以“轻”写“重”,它不会直接阐述乡愁的沉重,而是用风趣幽默来包裹住情感内核。舍不得老家的一砖一瓦,实际上是对老家的情感早已根深蒂固。又或许是舍不得老家的小河,也许它并没有城市自来水的便利,但是乡情早已随着潺潺的小河流进每一个桑梓人民的心间。这种笑中带泪的表现手法,能够让观众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或许有些人是“刘叔”,是“春花父亲”,是“张妈”,但是埋在彼此心中的那一份桑梓之情,会随着社会发展更加源远流长。(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学生苟伊漫,指导教师李明)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