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2日电(吴平华 陈叔余)当信赖的教练离职、工作城市变动,预付的万元私教课竟因一纸“不得退费”的合同条款沦为沉没成本?近日,简阳法院一份生效判决强势宣告:健身行业“更换教练不退费”的霸王条款无效。这记重拳不仅为消费者段某追回八千余元损失,更给预付式消费领域罩上法治“护盾”。
2022年,段某在简阳某健身俱乐部花费17980元购买私教课程。但数次课程后,段某被调往外地工作,并且信赖的私教早已离职。因此,段某要求退还剩余10800元课时费,却被商家以《会员手册》中“不得因更换教练解约”的条款断然拒绝。于是,段某将健身房告上法庭。
简阳市人民法院在判决中强调,私教服务具有极强人身依附性,当特定教练离职、学员异地生活,强制履约违背合同本质;对于商家的“不得退费”格式条款,单方免除经营者责任、剥夺消费者解约权,属《民法典》明令禁止的无效条款;解约主因系客观变故(教练离职+工作调动)。因此,法院判令消费者仅担20%违约责任,商家退还80%课程费8064元。二审法院也一锤定音:维持原判!
本案段先生的胜诉不仅是个体维权胜利,更对预付式消费的案例有借鉴意义。判决以穿透式审查揭穿商家“合同陷阱”,宣告“概不退费”类条款自始无效,为消费者筑牢法律保障。靠格式条款转嫁风险时代终结!唯有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合同条款才是正道。面对健身、美容、教培等预付费“重灾区”,判决书化身“维权指南”:当服务基础崩塌,消费者有权说不,本案承办法官指出,司法将持续亮剑行业潜规则,倒逼经营者诚信履约。消费者更应敢于对霸王条款说“不”——你的权利,终有法律守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