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吴平华 侯佩茹)近年来,简阳禾丰镇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行“订单农业”模式发展制种产业。当前,禾丰镇制种南瓜迎来收获季,村民们正与时间赛跑,抢收成熟的“金种子”。

28日,在禾丰镇火盆村制种南瓜基地里,一个个形态饱满的南瓜掩映在藤叶之下,村民们熟练地将种瓜摘下,集中送入机器处理。趁着晴好天气,大家为错开高温时段,凌晨4点就开始忙碌起来。“我们通常从凌晨四五点开始工作,直至上午10点多。以这样的工作时长计算,大家平均每日收入可达100多元。”火盆村村民何素清说。

经过精心筛选、清洗和晾晒,一粒粒饱满的南瓜子将成为优质种子。待所有南瓜收获晾晒完,种子公司北京东方惠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集中上门收购。“村里发展的是订单农业模式,在该模式下,无论农户种植的农产品产量有多高,合作的种业公司都会对产出的农产品进行全部回收;而且回收价格已提前确定,不会因农产品采收量增加而出现降价情况。”火盆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郭永旭介绍。
村集体与种子公司签订合同,企业统一提供种苗和全程技术指导,农户只需种植、管理即可,保底收购的价格,大大减少了市场风险。2023年,火盆村凭借地处沱东生态农场十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区位优势,以土地入股方式,加入简阳市六联共兴现代农业发展公司,与周边1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形成联盟,依托“党建+企业+农户”联农带农模式,高效发展制种南瓜“订单农业”,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今年村里预计亩产为八九十斤,亩产值约6000元,按此测算,每亩地预计可实现利润3000多元。”火盆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郭永旭表示。
近年来,简阳禾丰镇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流转土地1.3万亩,实现产值6480万元,其中以火盆村为引领,南瓜制种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南瓜制种具有生长周期短、种植效益高的特点。今年,禾丰镇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3家制种企业,构建起“企业下单、基地种植、就地回收”的闭环式订单销售模式,有效辐射带动农云村、碑垭村、安全村、丙灵村等周边村加入种植行列,形成抱团发展格局。目前,禾丰镇南瓜制种总面积达300亩,预计总产值超百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100余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简阳禾丰镇将瞄准种业这一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加强良种良田配套,着力发展南瓜、玉米制种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将禾丰镇打造成简阳市乃至成都市重要制种基地,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