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电 8月29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禅城桥头人头攒动,伴随着悠扬的古乐和阵阵艾草清香,在曾被北宋文豪苏轼在《和桃源诗序》中提到的长寿村——水磨镇老人村,这场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康养理念的文旅盛宴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康养季活动是水磨镇、县中医医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有关精神,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

从8月29日——9月23日,活动以“SU式”为主题,带领大家溯东坡文脉,品山水意境,在水磨开启舒适自在的养生之旅。首周以将“艾”上水磨为主推出“山水滋养方、草木疗养方、健康医养方、言笑舒养方、烟火润养方”等多项沉浸式中医康养体验。活动首日在长寿广场上演的“草木疗养方”,以八卦图形布设的大型艾灸区迎来众多体验者,让传统艾灸焕发新生;在润街的“健康医养方”前,民族医药专家们免费义诊;在养生脱口秀现场笑声不断,药膳品尝区香气四溢,生动诠释着“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没想到康养活动也能这么有趣!刚体验了五禽戏还做了艾灸,整个人都感觉放松多了。”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手里拿着养生咖啡兴奋地说。

汶川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张通瑶现场介绍:“我们以中医药事业为根基,通过做实‘中医药+文旅’,深度融合‘医、养、康、旅’资源,打造服务专业化、业态融合化、场景生态化“三化协同”的康养服务综合体,真正实现‘身栖山水间,心醉云羌里’的康养愿景。”
当前,水磨坚持“1区2品3圈4极”发展路径,大力挖掘本土茶文化、藏羌文化活民族医药文化,通过“茶仙子提灯夜游”“山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促进产业链发展,做实“农文旅康”融合文章,为建成“成渝治愈轻养第一镇”注入新活力。
据统计,今年康养避暑季以来,水磨镇平均每天入住游客达4000人,创历史新高。接下来,水磨镇还将推出“愈”见水磨疗愈周、“磨”力水磨运动周、“丰”景水磨艺术周等主题内容,联动开展“磨”力杯篮球赛、民族医药夜市、百草霓裳村T秀等特色活动,持续推动“运动康养”“生态颐养”等特色产业发展,让游客畅享运动激情、体验疗愈之美、感受艺术风情,在水磨镇开启焕活身心的美好旅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