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雅安雨城:“以工代赈”项目助村民家门口就业
2025年09月05日 09: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5日电 (刘刚 王海)连日来,雅安市雨城区东城街道澄清村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轰鸣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村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路基平整工作。

施工现场。雨城融媒 供图

  据雨城区东城街道澄清村党总支书记李芯介绍,村里很多都是土路,路况不好,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不仅影响当地民宿经营,也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困扰。现在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道路改造,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更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近日,澄清村总投资835万元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正式启动。按照计划,村里要新建(改扩建)8.6公里道路,把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更让村民们高兴的是,这条路不是外人来修,而是“自己人干自己活”。项目采用“村民自建”模式,预计带动304名当地群众参与建设,将发放劳务报酬401.6万元,实现乡村建设与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

  “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坚守“赈”的初心,按照“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从前期走访调研到岗位设置,都充分考虑当地群众需求。

  同时,在设置的304个务工岗位中,重点安置了144名返乡农民工、29名未就业退役军人、10名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10名脱贫人口和12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重点群体占比达67%。

施工现场。雨城融媒 供图

  考虑到村里部分特殊困难群众,项目还专门设置了现场看护、安全引导、物资保管等轻体力岗位,让行动不便或劳动能力较弱的村民也能通过务工获得一份收入。

  据了解,对于项目带来的改变,村民们满怀期待。道路通了,雨天出行不再受泥泞困扰,村里民宿生意也能更红火;道路改造后,竹木、栀子花、茶叶等农产品运输更便捷,林木产业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宽;还有的村民憧憬着,依托畅通的道路和村内的生态资源,发展康养旅游与观光农业,让澄清村的绿水青山变成带动增收的“金山银山”。

  据悉,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从雨城区级部门到村级组织形成了联动合力。雨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加以指导,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成立“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规划与实施;东城街道建立完善了综合管理、技术支撑、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机制,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澄清村“两委”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通过民主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让村民全程参与项目管理和监督。(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