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9日电 (周李昌 冯小珈)金秋时节,硕果可期,正是果园管护的关键节点。在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小稻村的红梨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有条不紊地开展果树管护工作,为2027年红梨初挂果筑牢根基。
“张婶,拔草得连根清除才行,不然来年开春杂草又会冒头,跟梨树争抢养分!”19日,大石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樊旭发现村民张桂英仅扯去了草叶,立即走上前手把手指导,翻地要深耕,把藏在土壤里的虫卵、蛹翻到地表,经夜间低温和白天日晒后,就能有效杀灭害虫。
谈及病虫害防治,樊旭走到一棵梨树下,指着树干缝隙向围拢过来的果农们讲解:“入秋后,害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现在正是防治的黄金时期。给树干刷涂保护剂,就像给梨树穿了件‘防水防虫衣’,能精准杀灭藏在缝隙里的蚜虫卵、螨类等害虫,为果树安全越冬扫清障碍。”
这段时间,张桂英每天都在果园里忙碌。“自从村里建起梨园,我就来基地务工,一天工资有100元,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她一边劳作,一边乐呵呵地说。
产业兴则就业稳。自2024年大石镇建成400亩标准化红梨示范基地以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百余户,累计发放务工工资8万元。在企业帮扶和技术加持下,预计后年果树挂果率将达70%,产量可达60万斤,产值有望突破200万元。
如今,大石镇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红梨真正成了乡亲们的“致富果”。今年,该镇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在青岭村、小稻村新增红梨种植面积1310亩,同步配套建设12.5公里产业道路、高效农业示范大棚、冷藏冻库、蓄水池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目前,土地平整、堡坎修筑、道路修建、树苗栽种等前期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为红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