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从1949年与新中国同生共长,到2025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已风雨兼程走过76载春秋。
在这个见证了中国金融保险业沧桑巨变的时间跨度,中国人寿始终以“人民至上”“服务大局”为信仰坐标,将“变”的勇气与“不变”的坚守熔铸于血脉,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
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中国人寿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历史累计服务客户总量超6亿人——数字背后,是寿险头雁用“变”的创新拥抱时代,以“不变”的初心守护民生的壮阔实践。
其每一次突破,都镌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以“不变”的初心引领“变革”的力量,书写了一部国有金融保险企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壮丽篇章。
不变的是红色基因传承
变的是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
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中国人寿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根本性、全局性工作。近年来,该公司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党委前置研究”机制,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战略决策中得到贯彻;通过“党建+”模式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截至2025年10月,中国人寿全系统共有各级党组织5888个,其中党委399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5459个,真正做到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同步覆盖到哪里。全系统党员共6万余人,党员总数持续提升,组织基础不断夯实;营销员党员约1.8万人,全部纳入公司党支部管理。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人寿以党建引领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助力乡村振兴、运营服务、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展现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
不变的是服务国计民生使命
变的是战略投资智慧升级
作为国内发展最早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之一,中国人寿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守护人们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为基点,在时代变革中勇立潮头,在坚守使命中创新求变。
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中国人寿始终扮演着金融“国家队”的角色:以1.8万个分支机构织就全国保障网络,落子“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持续延伸服务网络;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坚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持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绿色产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服务大局精准有力;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开市场权益规模较年初增加超15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累计出资350亿元,以实际行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中国人寿通过债券、股权、债权计划等方式投资实体经济,涵盖“新基建”、“双碳”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关键领域。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设立百亿级科创基金,投资布局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持续深化资产负债联动,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市场机会做好跨周期投资布局,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稳定投资收益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变的是服务手段,不变的是“金融报国”的使命——中国人寿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原则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不变的是普惠为民初心
变的是民生保障精准触达
76年来,中国人寿始终以金融为民践行“保险姓保”的初心。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发挥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持续加大对边远地区的资源倾斜,积极向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保险服务,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该公司响应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结合两乡地区风险特点,为农村人口定制多样化保险产品,有效缓解因病返贫和因灾、因意外返贫风险。目前,已形成包含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多险类在内的涉农保险产品体系。

2024年,中国人寿参与承办超过200个大病保险项目,成为各地在大病保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有效缓解了参保人的高额医疗费用开支压力,对支持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乡村人口人身保险新增承保人次2.7亿、新增保险金额32.5万亿、向463万人次赔付158亿元。
此外,通过多元化业务开拓,中国人寿积极为小微企业、“两新”群体、学生儿童、特殊职业群体等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保障服务。
2024年,中国人寿“两新”人群专项保险产品的承保保费规模达9.75亿元,保险金额约为1.1万亿元。累计为5691家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累计承保保费规模2762.34万元;学生儿童群体保险共惠及少年儿童超7000万人次;团险渠道为约969万人次特定女性群体提供约1.6万亿元的保障金额;为约2730万人次计生家庭成员提供约1.8万亿元的保障金额。
不变的是织密保障网坚实行动
变的是“养老”到“享老”供给革新
这些年来,中国人寿积极落实大健康、大养老战略,“保险+康养”战略有序推进,2024年新增承保老年群体达1.4亿人次。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产品,还在服务端逐步推进多种模式的养老服务供给。
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需求方面,中国人寿创新产品开发,为各年龄段的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养老保险产品选择。
在养老服务布局方面,该公司秉持“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的养老生态建设理念,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多方式供给,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落地。
截至目前,已累计在16个城市布局养老服务,中国人寿已布局20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四款“随心居”旅居产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不变的是多元赋能动力
变的是数字化转型保险生态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人寿以“科技国寿”战略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
构建全新的保险服务生态。一方面,依托线上线下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将数据新要素与传统要素紧密结合,以科技手段赋能业务发展、运营服务、风险管理等,升级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中国人寿寿险APP、企业微信等移动应用,打造全新数字化服务场景,拓展服务边界。
一系列科技布局,让中国人寿可以在多种特殊场景下实现服务不中断,更让偏远山区的客户也能享受到与一线城市同品质的保险服务,真正实现信息服务随手可及、随时可用、随处可见。
长期的坚守与发展,让中国人寿的科技走在行业前列;静水深流的科技革新,让中国人寿焕发出智慧新活力。
不变的是客户至上的承诺
变的是服务体验的智慧升级
一个国寿,一生守护。
时光流逝,改变的是企业发展的体量,不变的是让客户满意的承诺和为之奋斗的姿态。
中国人寿始终致力于同客户、员工、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一道,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生态朋友圈。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中国人寿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同时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提升服务价值,让客户感受到简捷、品质、温暖的“国寿好服务”,人身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一,客户好评度保持高位。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寿险APP的注册用户数量近1.7亿人;2024年全年累计为超34亿人次提供服务,提供优质适老化服务超2700万人次。
进一步强化客户联络中心的“自助-智能-人工”多元服务模式的应用深度与广度,95519客户服务专线人工接通率保持98%高位,95519话后服务满意度再创新高,达99.87%。
全面推行线上理赔服务机制,借助前沿的数字化平台,最快赔付速度可达秒级,全年理赔整体时效0.34天,同比提速超10%。
中国人寿将服务品质视为生命线,2021年起全面启动“快捷、温暖”理赔服务体系升级。通过“重疾一日赔”、小额理赔实时到账、全国通赔通付等举措,客户获赔率、满意度始终保持高位。在各类自然灾害救援中,该公司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推进赔案处理。服务体系的变革背后,是对“客户至上”初心的坚守——7×24小时智能客服覆盖寿险APP、官微等多服务渠道,“空中客服”实现远程业务办理,服务热线“长者一键接入人工”专属服务消除“数字鸿沟”。
如今,“国寿好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1.8万个分支机构、70多万从业人员对6亿客户的庄严承诺。

不变的是稳健经营底线
变的是风控体系智能进化
岁月变迁,承载着客户与市场的信赖,中国人寿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成长壮大。然而,其“行稳致远”的状态和高质量发展的航向恒久不变。
在76年发展历程中,风险防控始终是中国人寿的生命线。该公司积极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优化高效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扎实落实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营销体系改革、“报行合一”等监管新规要求,将风控合规举措深度融入业务场景。
同时,积极推动风控数智化转型,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风险防控中的运用,创新打造风险防控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推进覆盖多维、敏捷高效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实效,推动风险的源头防控及穿透管理,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中国人寿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SARMRA评估中得分稳居人身险公司前列,风险综合评级已连续29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
76年,足够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也足以让一家企业将初心淬炼为信仰。站在76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人寿正以崭新姿态迈向新征程。
身为行业头雁,中国人寿用坚守与变革诠释了国有金融险企的责任担当。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独家经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破浪前行,从传统保险服务商到综合金融生态引领者,变的是发展方式和商业模式,是顺应时代的开拓进取;不变的是“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核心价值观,是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赤诚初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