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1日电 (刘忠俊 张小斐)10月20日,为提升民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与防治意识,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举办“骨质疏松日”系列义诊与健康宣传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素有“静悄悄的流行病”之称,其高风险人群主要集中在绝经后女性与老年人。其特点在于骨量流失、骨微结构遭受破坏,导致骨骼强度降低,患者骨折风险因此显著增加。
“年轻时期可理解为在为骨骼‘存钱’,而年老后则是在‘花钱’。年轻时储备足够的骨量,提高峰值骨量,有助于延缓年老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院长薛力介绍,很多人误以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与年轻人无关,其实预防应始于青壮年时期。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如长期服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导致的钙流失,而特发性骨质疏松虽罕见,也可能影响年轻人。
为系统化应对这一健康挑战,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探索构建了骨质疏松“全病程防治”体系,并积极推进区域专病联盟建设。“单靠一个医院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正推动专病联盟从都江堰扩展至其他地区,一站一站扎实推进。”薛力表示。
“世界骨质疏松日”期间,该医院还将组织面向医护人员的科普视频大赛与知识竞赛,目前已有60余名医护人员进入决赛,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诊疗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医院通过“骨力学院”骨骼健康管理平台、患者教育、联盟联合义诊等多种形式,增强群众对骨骼健康的重视。
未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还将持续优化院内上下转诊与分级诊疗流程,并计划于2026年引入“慢病管理系统”,将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技术手段提升区域性防治效率,构建更加高效、规范的骨骼健康管理网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