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王爵)近日,踏入成都市草堂小学的大门,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花园映入眼帘,以前只能在植物园见到的各类苔藓与蕨类植物,如今却近在咫尺,营造出原始森林般的环境氛围,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于这片绿色的海洋中,或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或亲手灌溉绿色的植物,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据了解,这座花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辛勤努力的结果。这是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指导、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主办、成都市花卉协会协办的“缤纷花卉扮靓社区·芬芳知识润泽校园”系列活动,让青少年亲手参与打造生态花园的一次生动实践。
9月以来,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指导下,活动面向成都市小学开启报名征集,在成都各个区、县校园内呈现不同主题的花园,并广泛征求师生们的意见,邀请植物、教育界的专业人士进行内容评估,综合各方建议去做规划和设计。草堂小学以“生命启园”为主题进行花园营建改造工作,为学生提供认知植物、感受植物四季之美、与植物互动的科普小天地,将科普教育工作、科普阵地建设、校园内外及周边环境整治与园林景观品质提升紧密结合。
据承办方工作人员介绍:“这座花园的营造以苔藓和各类花境植物为切入点,展现生命适应力与生态价值,让师生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微小生命塑造大世界”的科普理念,感受自然之美。”
在花园的营建过程中,设计团队深入校园调研,广泛收集学生们的意见与想法。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植物的种植环节中,他们不仅亲手种植了各类植物,还参与了花园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我以前从来不知道鼠尾蕨长这样,对我来说非常有趣!”草堂小学三年级的同学笑着介绍说,这座绿意盎然的苔藓花园是他们梦想中的花园,也是他们探索学习奇特植物的宝地。
除了花园的创建,活动还研发了一系列衍生科普活动,如特色植物课堂、光合作用模拟、植物手作体验等。这些活动以趣味性、亲切性、互动性的形式,将自然教育的魅力带到孩子们身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丰富的植物知识。
活动承办方表示,此次开展的“缤纷花卉扮靓社区·芬芳知识润泽校园”活动,是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提升自然宜居环境的号召。活动以5个社区花园、15个学校花园的营建为基础,以公益普惠为原则,通过“共创、共建、共管”的模式,让社区居民、青少年等群体持续感受与植物互动的乐趣,了解园艺创作的方法,获得植物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知识,为成都城市生态科学素质提升和自然教育普及提供新思路和发展路径。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1月,征集筛选出的15所学校都将陆续呈现出更多精彩的主题花园。这些遍布蓉城的生态花园,正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生动缩影——不仅在城市尺度、社区街落上构建青山绿道蓝网,更在校园这一城市细胞中植入生态理念。当孩子们在亲手营造的花园中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公园城市便不仅是一种城市形态,更成为一种成长方式,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认同。这些小小的花园,正如一颗颗绿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撑起成都更加绿色、更具活力的未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