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 (何艳 赵琼)金秋时节,走进汶川县威州镇月里村,一块生机勃勃的番茄种植地格外引人注目。红彤彤、圆滚滚的番茄挂满藤蔓,果皮鲜亮、果香浓郁,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片丰收的番茄地,原本是威州镇月里村村民赵国胜家闲置的土地。看着土地闲置,赵国胜觉得十分可惜。考虑到传统老品种番茄口感扎实、汁水足,深受市场欢迎,他决定大胆一试,于今年4月将这片7亩土地复垦,种下了传统老品种番茄。
从清理闲置土地、翻耕施肥,到精心挑选优质老品种种苗,再到日常的悉心管护,赵国胜全程亲力亲为。如今,功夫不负有心人,番茄挂满枝头,正式进入丰收采摘期。随手摘下一个番茄掰开,沙瓤饱满、酸甜适口,传统品种的独特魅力尽显无遗。
谈及种植管护,赵国胜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老品种番茄虽然口感好,但管理上得更用心。”他介绍道,为了保证通风透光,每株番茄都要及时修剪侧枝,只保留主枝和2-3个侧枝。同时,定期摘除底部老叶,能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在雨水多的季节,为了防止裂果,他还专门为番茄盖上了防雨棚。“咱们种庄稼靠的就是细心,这些细节做到位了,番茄才能长得好、味道正。”赵国胜笑着说,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满足。
这份用心换来的是番茄的优良品质,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眼下,赵国胜的番茄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热销状态。“自从8月中旬番茄成熟,每天都有收购商直接到地里看货,看中了当场就称重收购,根本不用愁卖。”赵国胜说。除了收购商上门收购,他还会定期拉着番茄前往成都批发市场。每次运过去的几百公斤番茄,只要报出“汶川产”的名头,很快就被批发商抢订一空。“大家都说汶川的气候好,种出来的番茄甜度高、口感正,愿意出好价钱收。”言语间,他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与自豪。
首茬番茄的成功,让赵国胜坚定了扩大种植的信心。“家里还有近10亩闲置土地,等这季番茄采摘完,我就马上着手清理开垦。”赵国胜计划,接下来不仅要接着种老品种番茄,还打算搭配种些黄瓜、茄子等应季蔬菜,形成小规模的菜园子。
他坦言,希望通过规模化种植,把“汶川蔬菜”的招牌打得更响。“既能自己多增收,也能带动周边乡亲一起探索种植新路子,让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赵国胜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据了解,依托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汶川县北部片区主要发展甜樱桃、青红脆李等特色水果种植,这些特色水果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赵国胜此次尝试种植传统老品种番茄,不仅盘活了自家闲置资源,也为片区特色种植探索了新路径。相信在像赵国胜这样的新农人努力下,汶川的乡村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