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3日电(吴平华 卢凌嘉)近日,在资阳市雁江区城东新区医药食品产业园内,四川欧福蛋业资阳雁江生产基地正式开业。作为西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蛋制品加工项目,这家龙头企业的投产,为正加速崛起的“成渝中部食品饮料集聚区”按下了快进键。
“金蛋”破壳 小城迎来产业高光时刻
当日,四川欧福蛋业崭新的智能化车间内,欧福蛋业创始人索尔·斯塔迪尔按下按钮,巴氏杀菌蛋液生产线正式启动。经过严格筛选的一枚枚鲜蛋便如珍珠般滑入自动化流水线,经过清洗、消毒、打蛋、分离、杀菌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化为黄白分明的蛋液,即将发往各地的食品工厂、连锁餐厅。
“选择雁江,就是选择了机遇与潜力!”近日,四川欧福蛋业项目总经理樊永东站在崭新的生产线前感慨道,“这里不仅是原料的‘富矿’,更是投资的‘热土’。”从签约到主体封顶仅用10个月,创下“三天完成前期手续、两月完成土地出让”的纪录,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雁江速度”和“雁江温度”。
投资1.5亿元、日处理鲜蛋150万枚——这座西南最大“蛋制品工厂”带着丹麦的精密技术,依托雁江的区位与营商环境优势,不仅在雁江串起了一条从农场到车间的食品全产业链,更填补了中国西南地区高附加值蛋制品加工的空白,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新支点。
车间外,等待装货的卡车已排起长队,这批“雁江造”高端蛋制品将从这里出发,服务成渝地区以及西南、中西部等。
这一刻,不仅是欧福的“高光时刻”,更是雁江食品饮料产业蓄势多年后的一次璀璨绽放。
沃土生金 “产业森林”何以枝繁叶茂?
一颗“蛋”的落地生根,绝非偶然。窥一斑而见全豹,观一滴水可知沧海。
雁江食品饮料产业的“产业森林”能枝繁叶茂,其背后是天赋、区位与人为共同编织的“沃土”。
天赋“食”力,是底气。雁江气候温润,物产丰饶。这里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蔬菜生产大县,以及早熟蜜柑之乡,可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
区位“聚”力,是优势。雁江,恰在成都、重庆两大都市的“黄金中点”间,已全面融入“机场20分钟、成都半小时、重庆一小时”通勤圈,可高效辐射四川8400万、重庆3200万的庞大人口市场。“立足雁江,辐射成渝”,让“上午在雁江生产,中午上成渝餐桌”成为可能。
营商“磁”力,是关键。雁江深谙此道,围绕食品饮料这一主导产业,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项目专员“全程代办”。正是这股“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强大的“磁场效应”,让安井食品、加多宝、海通食品、艾佳食品等一批行业巨头相继落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
乘风而起 迈向“美食之都”新蓝海
如今的雁江,食品饮料产业早已不是“散兵游勇”,而是形成了覆盖预制食品、调味制品、酒水饮料、农产品加工及配套包装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食品饮料及配套企业69户,其中投产5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户、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的29.2%。2025年,雁江绿色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井食品作为雁江首个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继一期、二期后,再次将三期项目落户雁江,其10万吨预制菜生产线正全速推进。口味丰富的多款“雁江造”川味预制菜,高效直达成渝千家万户的餐桌。
资阳市中和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恪守“夏天翻缸透气,冬天裹草保温”的古训,在700多个日夜的日晒夜露中守护着“中和醋”的酸香回甘。第三代传承人杨济先道出守正创新的哲学:“机器能提速,却酿不出时光的味道。”
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灵巧的手指在青翠菜头间翻飞,坚持“不用防腐剂、不用加速发酵、不用机械脱水”的祖传工艺。这些历经两年时光洗礼的榨菜,即将漂洋过海登上日本高端市场餐桌。
产业链配套企业如鼎凡包装,正为安井食品、加多宝等企业提供配套包装,其手提袋、礼品盒生产线快速运转,填补了雁江食品饮料产业包装链上的空白,让产业集群的羽翼更加丰满。一系列重点项目正全速推进,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从安井的预制菜到中和的百年酱香,从桃屋的出海榨菜到鼎凡的配套支持……这些“雁江造”的滋味,正汇聚成一股强劲的产业浪潮。
浪潮已至,未来已来。从一颗“金蛋”破壳出发,雁江正以“食”力为舟,以创新为桨,在成渝中部的广阔腹地破浪前行。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成渝中部食品饮料集聚区”强势出圈的故事,正迎来更加精彩的篇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