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6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26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局通过“立园满园”蹲点服务专项行动,助力本地再生医美企业突破三螺旋仿生胶原蛋白核心技术,构建全链条专利保护矩阵,其研发的某仿生胶原蛋白填补国际结构认知空白,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纳入国家医药行业标准。
 
据了解,作为专项行动重点服务对象,某再生医美企业POGMENT波格因®技术,是全球首个攻克热稳定性难题的三螺旋仿生胶原蛋白技术,可破解传统胶原蛋白性能瓶颈。但企业在技术转化阶段面临核心挑战,如何厘清自主创新与既有技术边界,规避风险并构建专利防护网。
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保护中心”)联动片区工作队与专家组建专项服务团队,通过多轮技术研讨和风险评估,精准定位企业需求——需建立覆盖“基础物质-工艺流程-终端产品”的立体化专利体系,应对潜在模仿风险。
针对企业诉求,服务团队推出分层解决方案。指导企业界定自主创新范围,确保专利权利要求严谨有效;建议围绕核心技术搭建“核心专利+外围专利”保护网络,形成高壁垒专利布局。同时,保护中心开通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将企业核心专利授权周期从常规2-3年压缩至3个月,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加速技术转化赢得时间。据介绍,团队还提供从专利挖掘、文件撰写到风险规避的全周期指导。
在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下,企业创新成果显著。依托保护中心预审通过的多项发明专利,企业研发团队全球首次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在近生理状态下实现“胶原纤维束”高级结构的高分辨分子级可视化成像,填补国际对胶原蛋白纤维组装机制的结构认知空白。
 
目前,企业已围绕POGMENT波格因®完成立体化专利保护矩阵构建,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技术实现工厂级规模化量产,并因结构优势纳入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为高端医美与再生医学领域提供高性价比国产替代方案。
上述企业的突破,是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的缩影。该局以“立园满园”行动为基础,创新“三级协同+双轨服务”机制,整合资源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共建“知识产权服务畅享站”,线上线下同步护航16条重点产业链。
 
针对“出海”生物医药企业,该局提供“政策解读—快速预审—策略制定—跟踪落地”全链条闭环服务,半年内已向43家企业发送海外专利风险提示函;同时协调资源支持企业构建专利壁垒,推动建立医药企业涉外知识产权合作标准条款库,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截至目前,成都已推动华西口腔智能诊疗等30余项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促成3项国际技术合作。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以系统性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