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行成都分行认真落实四川省委“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与成都市委“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旅游强省核心引擎”的规划部署,积极作为、精准发力,以全方位金融服务赋能成都文旅产业,与文旅企业携手绘制绚丽多彩的文旅发展新画卷。
信贷活水精准滴灌,筑牢文旅发展根基
农行成都分行聚焦文化传承与景区提质,以精准信贷支持为文旅产业注入“强心剂”。“四川名人馆项目”作为国家文化保护传承重点工程,在巴蜀文化传承中承载着强化巴蜀名人文旅品牌的重要使命。在了解到项目重要意义后,农行成都锦江支行主动对接,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提供超亿元固定资产贷款,全程护航项目的规划及落地,让巴蜀名人故事从史料走向生动,呈现给广大游客,金融助力为区域文旅产业筑牢发展基石。
为促进世界文化双遗产著名景区都江堰—青城山的扩容升级,农行成都都江堰支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落地了系统内全国首笔旅游观光车经营权项目贷款,先后向景区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累计约10亿元,这些资金精准对接到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景观优化与服务配套完善,从观光车安全改造到游客中心智能化升级,全方位提升游览体验,让世界遗产在金融赋能下焕发新活力。
支付服务全面升级,畅通文旅消费脉络
从成都市春熙路的熙攘到太古里的潮流,从武侯祠的文脉到锦里的烟火,农行成都分行以支付服务升级打通文旅消费“最后一公里”。
“so easy! 在成都用外卡取现太方便了!”这是一位刚在春熙路上的农行ATM设备取到小额人民币的外国游客直观感受。农行成都锦江支行对自助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后,优化了外卡识别系统,保留了小面额纸币选项,配套了便捷外币兑换与“零钱包” 服务,让跨境现金消费也能“行云流水”,有力促进了跨境支付的自由便利化。该行还组建“流动服务队”,深入景区商圈,将现金服务宣传和产品支持送到商户经营一线。“上周农行的流动服务队刚来过,不仅教我用上了新的POS机,还送来了一包10元、1元、5角的零钱,现在收现金也不怕找不开了。”太古里一家文创店的90后老板指着收银台的零钱盒开心地说道。
在武侯祠锦里商圈,农行成都武侯支行推出的多语种支付手册已服务超千名境外游客。别具武侯文脉特色的农行“零钱包”也成为成都武侯祠横街上众多商户的“好帮手”。“昨天农行工作人员到店里来升级POS 机,实现了外籍客人刷 VISA 卡快速到账。”一家锦里经营蜀绣的店主笑着说:“外卡支付通了,外国客人买纪念品更爽快,客单量都涨了!”在毗邻武侯祠的农行成都武侯支行营业大厅里配备了中英文双语服务和专属外汇柜台,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了农行金融服务的暖意和金融服务助力成都文旅的便利。
携手共进旺市兴旅,双向奔赴激发活力
文旅市场的蓬勃活力,既源于商户与消费者的每一次顺畅对接,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农行成都分行始终秉承“金融为民”初心,扎实践行普惠金融使命担当,从深耕本地市场商圈、到搭建金融服务场景,持续深化与商圈、商户的融合共生。
在春熙路商圈,农行成都锦江支行主动出击,逐户摸排临街商户的外卡支付需求,推出“一户一策” 定制服务,有效打通供需堵点。针对尚未开通外卡支付的商户,该行提供从POS机设备调试到操作培训的全流程闭环支持。目前,已有近百家商户成功实现外卡支付“无障碍”,中外游客消费体验得到显著提升。成都锦江支行精准对接太古里消费商家需求,多次上门与市场商圈管理方沟通,全新搭建收单系统,从设备测试到方案优化,2025年7月收单系统成功上线并投入正常使用,实现了从“0到1”的合作模式。据悉,该行也是成都太古里 BMP 收单业务的独家合作银行,BMP收单业务成功上线为太古里商户提升了运营效率、优化了客户支付体验、共享了营销资源。目前已顺利接入20余家商户,后续将会覆盖更多的商户共享便利。该行还将匹配“刷卡金返现”“消费满减”等线上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进一步撬动了消费潜力,迅速点燃往来客群的消费热情。这不仅是农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写照,更是深化“金融+文旅”场景融合、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成功典范。
(代华琴 郑皓月 吕双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