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jcx > 中新网四川

宜宾:“千籽同心”将“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2025年06月12日 13:0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2日电(吴平华 杨唯一)11日,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的“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宜宾,实地探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

“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活动现场了解情况。宜宾市委统战部 供图

  媒体团调研的第一站是宜宾市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三江一小),到达三江一小时,学生们正在开展大课间活动。除了橡皮筋、滚铁环、沙包等传统民俗活动外,各族学生还跳起了苗族竹竿舞、打起了中国鼓、吹起了笛箫,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民族非遗的独特魅力。

  除了开展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学校以举办“石榴节”活动为载体,依托66个教学班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特色教育矩阵,由各班级自行选择,从民族美食、民族非遗、民族风俗等方面,展示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探寻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占地近100亩的校园中,56个民族的卡通形象点缀其间,各族学生共同绘制的“童心向党·民族一家亲”主题墙绘成为校园文化地标。宜宾市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熊继华介绍:“我们的工作就是将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摇篮。”

  坐落于拥有红色基因的宜宾,三江一小也致力于让学生们在触摸历史中,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团结奋进的时代力量。熊继华邀请记者团观看了《赓续李庄精神·共赴石榴之约》的德育主题队课。队课以“历史传承与民族团结”为主线,通过探寻李庄抗战历史,引导学生从李庄人民“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十六字电文及文化抗战事迹中,体悟团结奉献、家国同心的精神内核。活动中,学生们结合学校石榴节“千籽同心”的实践,书写承诺卡挂于石榴树上,将历史感悟转化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行动誓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