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第四届秦巴农洽会在巴中开幕 350余家企业携优选产品共襄盛会
2023年09月14日 11:0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苗志勇 苗琦)14日上午,为期3天的第四届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第四届秦巴农洽会”)在四川巴中开幕。来自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河南、宁夏、浙江、安徽、贵州、北京、上海等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成员方代表共赴盛会。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四川省和巴中市等地相关领导致辞后,邀请相关知名媒体人现场推介了巴中“巴食巴适”品牌优质特色农产品。

   图为第四届秦巴农洽会开幕式现场。苗志勇摄
图为第四届秦巴农洽会开幕式现场。苗志勇摄

  第四届秦巴农洽会以“绿色秦巴、开放共赢”为主题,由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指导,巴中市人民政府主办,金华市为主宾市。本届农洽会期间,“巴食巴适”美食品鉴活动、展示展销活动、投资贸易推介会、肉制品招商推介会及“巴山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2023年金秋京东消费季营销活动、中国农民丰收节巴中市庆丰收活动、恩阳古镇夜游季和秦巴山区美食周等9项系列活动先后举办。

  据了解,秦巴农洽会是201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固定在巴中市举办的推动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发展的盛会,旨在搭建秦巴山区农林产业对外开放合作大平台,集中展示秦巴山区绿色发展新成效,构建秦巴山区共赢发展新格局。

  规模大范围广   350余家企业共襄盛会

  “在过去的几届秦巴农洽会中,我们看到了各地农林产品的独特魅力,也见证了绿色农林产业的发展潜力。今年的秦巴农洽会再次汇集全国各地的优质农林企业和产品,推动农林产业发展。”巴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称,第四届秦巴农洽会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展示展销会展览面积超1万平方米,设置巴中综合形象展示馆、金华市、重庆北碚区、自贡市、内江市、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巴中经开区、文旅新区等13个特装展馆及132个标准展位,350余家企业携当地优选农产品参展。

  “举办本届秦巴农洽会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展会窗口平台作用,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签约一批投资贸易合同、洽谈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引进一批产业链主企业,不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巴中力量。”该负责人介绍,本届秦巴农洽会最大的亮点是首次邀请金华市作为主宾市。自2021年以来,金华巴中两地因新一轮东西部协作而结缘。两年多来,金华巴中坚持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围绕出成果、出模式、出典型,推动两地在交往上不断密切,在合作上不断云集,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秦巴农洽会,金华市设置特装展馆,携2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金华市农业对口援助工作和金华火腿、金华“两头乌”、金华佛手等特色农产品推广。活动期间,还将开展金华市投资推介以及金华市“两头乌”品牌推介活动。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拓宽活动的内容和视野,也为主宾市提供展示其农林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的机会。

  促投资促贸易  推介会签约重实效

  “自2018年以来,我们已成功举办三届秦巴农洽会,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吸引力、区域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中共巴中市委书记何平介绍,通过举办“秦巴农洽会”,全面展示了秦巴城市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秦巴地区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系统呈现秦巴山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广泛宣传秦巴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美秦巴声名远扬;展示展销绿色优质农林产品近万种,现场签订订单金额超6亿元,一大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秦巴山珍走出大山、融入全国、奔赴海外;大会成员方扩大到全国12个省(市)40余个市(县、区),吸引全国半数省(市)近1500家参展商、700家投资商到会对接交流、洽谈合作,累计签订投资协议203个、投资金额超330亿元,开放共赢成为最广泛的共识。

  “本届秦巴农洽会更加注重利用展会平台功能、共谋发展,促进投资,互惠共赢。”据巴中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秦巴农洽会上,立足巴中实际,筛选、收集和包装了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制作农业农村重点项目投资指南和合作机会清单,向参会客商全面推介。据悉,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色种养业、文旅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除了展示机遇,还有实际行动。根据安排,在开幕式当天和配套举行的第四届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推介会活动上,巴中将完成部分项目的签约‘吸金’过程。”

  据了解,与往届不同,本届秦巴农洽会不仅要展示巴中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还将借助展会平台,让更多“巴中产”的“巴食巴适”产品走向全国,迈向海外。为此,本届秦巴农洽会上,主办方和组织方精准诚邀客商,特别是供应链上下游头部企业参展,以期实现“现场体验、现场感受、现场洽谈、现场签约”。采用“主流媒体+线上新媒体”的现场直播方式,以会促销,助推贸易增长,掀起一波消费热潮,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影响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