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31日电 2024年上半年,凉山州科技局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多措并举开展科技创新减负赋能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改革破冰,激发创新动力。为激励科研人员走向科技成果转化“主战场”,州科技局会同10部门正式印发《凉山州关于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十项改革举措,共29条具体内容。试点单位凉山州农科院成效明显,实现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从无到有的突破,转化两项职务科技成果,收益30余万元。
畅通渠道,赋能创新主体。着力解决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技术成果供需对接不畅及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不“专”导致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支持州农科院建立“凉山州农业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指导西昌学院成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天府科创贷”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710万元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惠企政策引导作用,兑现补助资金615万元;研发费用总额达2.8亿元,享受加计扣除费用4605万元;高校院所及企业授权专利达到725件,其中发明专利78件;新增科技成果登记9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0家,同比分别增长25.9%、69.6%。32名科研人员申请“科技副总”进企服务;向各县(市)选派下沉三区、国家省科技特派员581名,解决技术难题89个,推广新技术178项,引进新品种135个;转化科技成果7项;促成校企合作项目32项,合作成交额达686万元。
优化环境,提升转化能力。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营商环境,对新认定的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对近3年内首次在州内落地转化且累计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给予成果转化企业不高于50万元的补助;联合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开展技术转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50余人;简化外国人来华审批手续,实现“全程网办”,审批时限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开展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开展活动10余场,受益企业超过300余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