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7日电(吴平华 周先国)田为烟本,田固烟稳,2025年四川省烟草商业工作会强调要稳控结合“稳烟田”,将计划向优质产区倾斜,保障核心烟区稳定。宜宾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写好“良田布局、土壤养护、粮烟融合”三篇文章,全力推进粮烟深度融合、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布局篇:好田好地种粮烟
“邓点长,你看那片地安逸得很,规模连片还出好烟,我准备把它们全部拿下来,种60亩烤烟和40亩‘玉套豆’,你帮我看看得行不。”近日,筠连县龙盘村烟农黄泽坤和蒿坝烟点邓点长正在龙盘农情监测台上规划着一年的致富烟田。
烟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布局规划。“近年来,我们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目标,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系统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和美乡村规划建设,树牢‘好田好地种好烟’观念,围绕‘稳固核心烟区、拓展重点烟区’要求,按照‘五优先’原则,巩固以‘万担乡、千亩村、综合体’为主的粮烟融合布局。”宜宾市局(公司)烟叶中心主任说道。

宜宾烟区通过打造千亩村、万担乡、综合体,全面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区域连片种植,充分发挥烟叶产业的规模和带动优势,持续释放烟叶产业联农带农新动能,全面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强劲。2025年,宜宾烟区建设万担乡3个、预计产能3.995万担,千亩村23个、预计产能6.987万担,烟区产业综合体16个、预计产能6.07万担,在“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烟田“质”的有效提升。
养护篇:养田养地提质效
烟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业可用性和市场竞争力。然而,近4年宜宾部分烟区土壤理化性状指标显示,土壤酸碱度变化较大,速效钾、有效硼等养分不足,加之部分农户缺乏生态保护意识,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耕地质量持续下降。

走访兴文县仙峰乡,仙峰网格技术员抓起一把刚刚深翻的泥土感慨到:“近几年,我们以亩栽1200株落实面积,伴随烟叶移栽株数的提高,烟田土壤有机质的消耗也增大了,烟叶整体的香气和油分都没有以前浓了。”
烟田的养护,是烟叶质量提升的关键。宜宾市局(公司)在核心烟区和规模连片区域建立70个固定取样点,开展土壤动态和长期定位监测,建立了涵盖碱解氮、有效硼、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交换性镁等6个监测指标、1506条理化性状的植烟土壤数据库,推动“凭经验”向“靠数据”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今年以来,我们加速推进‘增油提质’工程落地落实,每亩地增加10斤牛粪有机肥施用,积极引导烟农积造农家肥,加大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应用,有效推进烟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兴文县局(分公司)烟叶科科长如是说。
在兴文县周家镇周家村,“烟叶和玉米轮作、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加工制成有机肥、有机肥改良土壤”等已成为当地农户实现增产增收的“致富密码”,一条集复合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日趋成熟,带动一方百姓走上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去年,全村种植烤烟2105亩,轮作玉米1365亩,出栏肉牛275头,生产牛粪有机肥900余吨,实现总产值1931万元。”周家镇周家村村支部书记介绍道。
据统计,2025年宜宾烟区开展绿肥、黑麦草、豆科类作物培肥地力比例达30%以上,推广使用有机肥1484吨以上,在提升土壤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烟叶提质增效。
发展篇:粮好烟好收益好
“往年这些地都是空起的,去年9月,烟站和村上的人来给我说烟叶采完后,可以种一季早熟油菜,每亩地可以多增加收入1000多元,菜籽饼用在烟田里还可以提高烟叶产量,我这20亩油菜估计可以卖2万来块哦。”屏山县李家坝村杨华贵指着黄橙橙的油菜地介绍着增收致富的希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我们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狠抓‘五良’技术配套,深化‘五共’融合发展,推行烟+水稻、烟+玉米轮作,烟+油菜、烟+蔬菜复种连作,烟+大豆、烟+红薯复种套作,烟+小麦复种间作等模式,实现烟粮资源的共建、共护、共用。”宜宾市局(公司)副经理说道。
宜宾烟区持续完善“种粮保安全、种烟稳收益、多元促增收”联农带农联结机制,立足一产,“接二连三”,引导烟农粮农发展循环养殖、生态旅游、肥料生产、燃料加工等产业,拓展助农增收渠道,户均收益稳定在20万元以上。2025年,宜宾烟区计划轮作种植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6.2万亩以上,复合种植大豆、红薯、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4万亩以上,烟田复种指数突破1.8。
律回春晖渐,万物始更新。宜宾市局(公司)将准确把握烟叶产业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注重从政治、民生、发展的全局高度把握“粮袋子”与“钱袋子”关系,始终立足市情农情,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大局,一以贯之回答实践好烟叶“四大课题”,种好“金叶子”,守好“米袋子”,撑鼓“钱袋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烟草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