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绵阳平武:共绘“同心圆”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
2024年08月22日 20:0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2日电 (任露潇)近年来,绵阳市平武县以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基础,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增进文化认同、加快产业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熊猫家园”灿然绽放,共绘“同心圆”。

流动图书车开进村寨。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流动图书车开进村寨。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强化政治 引领构建民族团结“大格局”

  “学法用法,从我做起……”走进平武县龙安镇暑期爱心托管班,传来琅琅读书声。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爱心托管班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教育活动,并将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其中,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中华一家亲的“金种子”。

  近年来,平武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纲,有序推进“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石榴籽”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各族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格责任体系,整合基层力量、赋能基层组织,常态化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党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党建带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氛围。

  同时,平武县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先后拨付4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实施台账制、清单制管理模式,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基层开展指导调研,群策群力提升创建工作质量。

白马藏族群众跳圆圆舞。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白马藏族群众跳圆圆舞。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增进文化 认同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依托“文化保护”载体,繁荣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6月8日,正值羌族传统节日——瓦尔俄足节。羌族儿女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手持羊皮鼓、盘铃、神杖等道具,以旌旗为引,鼓声为令,开展游街活动,游街队伍整齐划一、气势磅礴,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现场热闹非凡。

  “瓦尔俄足节”又称领歌节,是羌族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其源于羌人多神崇拜和信仰,于2006年6月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是集歌舞、服饰、饮食、习俗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羌族妇女的心声以及妇女们对民间歌曲、原始舞蹈、信仰习俗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在工作中,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原则,有效推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不断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得以繁荣发展,为促进各民族团结积蓄强大的文化力量。”平武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为了做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平武县深挖本地藏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2023年,白马民歌、曹盖面具和平武套枣制作工艺成功获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截至目前,平武全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市县非遗项目76项;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大比拼、民族团结暨普法知识讲座、“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宣讲会等活动100余场次,持续擦亮民族文化“标识”,建好宣传教育“阵地”,提升文化品牌“响度”,促进全县各族各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游客在白马扒昔加古寨游玩。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客在白马扒昔加古寨游玩。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加快产业 发展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

  文化赋能,产业提质,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全面吹响,平武县各民族也共同迈上持续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位于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亚者造祖村南部的扒昔加古寨,沿夺补河而建,前有溪水湍流,后有群山庇护,享有“白马第一古寨”之称。如今,在乡村振兴号角下,扒昔加已蜕变成以旅游业为主的民俗风情村落,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搭载着白马文化符号的民族服饰、手工制品、特色饮食融入当地旅游市场。在政府统筹指导下,不少村民还将自己的家打造成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在不断增强游客吸附力的同时,还实现足不出户增收致富的愿望。

  平武县将探索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无缝“链接”,通过打造平武民俗“风情街”,将民族文化风情和旅游“吃喝游购娱”结合起来,带动文旅融合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平武县就组织民族文化技艺传承活动10余场,举办“报恩情韵·民族文化汇演”150余场,成功举办“瓦尔俄足节”“王朗白马风情节”等有传播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民族风情活动。全年参与游客达10余万人次,拉动本地旅游经济收入1.1亿元。

  此外,平武县还出台《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特色民居保护利用专项行动方案》《平武县云上村寨试点方案》,被纳入全省“云上村寨”建设、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工作试点县。平武羌绣、龙州套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规模逐年增长,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