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txsc > 中新网四川

四川民盟书画院走进贵州毕节开展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2025年04月22日 21:1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2日电(王爵 包晓凤)为深入贯彻落实民盟四川省委会关于助力贵州毕节帮扶工作的重要部署,近日,四川民盟书画院组织15名骨干成员走进贵州毕节“百里杜鹃长廊”,开展“墨韵毕节展风采民盟丹青绘山河”主题采风创作活动。

四川民盟书画院书画家走进贵州毕节采风。四川民盟书画院供图

  该活动以艺术创作视角聚焦毕节乡村振兴新貌,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与民族风情,以笔墨为媒,为毕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能,充分彰显民盟服务地方、文化赋能的使命担当。采风期间,书画家们深入同心展览馆、黄家坝阻击战纪念馆、红军广场及彝族乡村,全方位感受毕节深厚的红色底蕴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在同心展览馆,丰富详实的史料生动展现了民盟30余年帮扶毕节的奋斗历程,从“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盟与毕节携手同行的深厚情谊跃然眼前,令现场书画家深受触动;在红军广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荡起大家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了以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走进彝族村寨,传统民俗、特色民居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成为书画家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源泉。

  “毕节的山水人文处处是故事,让人迫不及待想用画笔记录下来!”一位书画家在彝族乡村采风时感慨道。活动中,书画家们或驻足凝视、或挥毫速写,将所见所感转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用笔墨定格毕节的独特魅力。

  采风之余,四川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江溶、夏红明,画家赵正义、徐光弟等围绕书画艺术创作开展专题研讨。江溶说:“艺术创作需要沉淀,唯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方能让笔墨承载情感、传递力量。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们更应深耕文化沃土,创作出有温度的作品。”夏红明分享说道:“‘民盟心连毕节’不仅是口号,更要转化为艺术实践,用精品力作讲好毕节故事,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坚实桥梁。”赵正义鼓励青年创作者:“艺术成长没有捷径,扎根生活、坚持创作,才能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书写精彩篇章。”徐光弟寄语青年艺术家:“以书画为纽带,以坚持为动力,为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在场的青年女画家武艳琴、孙丽霞一致表示获益匪浅,深受鼓舞。

座谈交流会现场。四川民盟书画院供图

  实地调研结束后,大家不顾途中疲劳,由四川民盟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包晓凤组织召开了座谈交流会。座谈会上,成员们积极交流创作心得。广安、遂宁、巴中、内江、乐山、德阳六个分院的书画家代表踊跃发言。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加强基层分院建设,通过轮流组织采风活动、开展创作培训等方式,培育壮大人才梯队,推动书画事业薪火相传。来自教育领域的巴中分院谯守红、广安分院邓述江等表示,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培养书画人才,为书画院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四川民盟书画院院长熊方军因公务未能亲临现场,他通过视频连线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此次活动是书画院跨省合作的重要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川黔文化协作,创作出更多展现时代风貌、彰显毕节特色的精品力作。同时,要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书画文化交流向更高层次迈进。

合影留念。四川民盟书画院

  活动期间,民盟毕节市委会主委、毕节市政协副主席刘祖荣亲切会见书画家一行并合影留念。此次“墨韵毕节展风采民盟丹青绘山河”采风创作活动,成功搭建起川黔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以艺术实践践行民盟帮扶初心,为毕节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