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7日电 (石玉莹)在成都市温江区,有这样一个身影活跃在产业发展、政企沟通、社会服务的多个领域——他是成都同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民建温江区总支副主委、温江区工商联(总商会)常委、温江区花卉协会秘书长,也是成都市人大代表。他叫祝鸣川,以多重身份为纽带,深耕温江现代都市农业与多元产业发展,用实干书写着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作为温江区花卉协会秘书长,祝鸣川的工作始终围绕着当地花木产业的提质升级展开。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他牵头完成盆景专项竞赛活动,全力配合温江分会场建设,组织参会者深入温江分会场了解温江盆景技艺与产业品牌,让外界看到温江花木产业的历史底蕴与未来蓝图,成为这场盛会中温江花木名片的重要推介者。

同时,他带领团队接待了全国50余批次考察团,通过细致讲解温江花木产业的历史脉络、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让更多人认识到这片土地上的绿色潜力。此外,他还策划举办供需对接会、云上花木节等活动,搭建起产业交流的桥梁,为温江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我们既要知道外界关注温江的哪些点,也要看清自身发展的瓶颈。”祝鸣川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通过组织花卉协会与外地考察团的系统性交流,他一方面精准捕捉外界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再整合形成行业共识,通过人大代表的议案,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也及时反映花木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上,祝鸣川尤为关注政策与资源的衔接。他推动协会、村集体、会员企业三方联动,引导大家灵活运用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这解决了企业‘不敢投、不想投、不能投’的顾虑,让大家投资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作为民建温江区总支副主委,祝鸣川充分发挥民建经济界别的优势,聚焦温江“3+6”产业体系,从招商引资与顶层设计层面链接资源,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他连续两年主导承办的“星五沙龙·民建青年向未来”活动,已成为推介温江、对接资源的重要平台。针对温江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等产业,祝鸣川在活动前便定向邀请相关企业参与,现场又邀请温江区委相关负责人和区级相关部门全面介绍当地政策、产业基础与资源条件,助力参会企业精准把握投资机遇,力促对接成果转化。

此外,祝鸣川还大力推进校企联动。他聚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就人才技术技能培训、考核等建言献策。“我们希望打通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直接链接,让学生毕业就能参与企业实践。”同时,他推动高校创新成果与企业供需对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在祝鸣川看来,产业发展离不开多方协同。他曾联动温江区内房地产、餐饮、安防等多个行业协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房地产协会通过他搭建的桥梁衔接供需,让企业需求与本地资源精准对接;餐饮协会则探索“花园餐厅”“民宿+园区”模式,联动有关部门推介当地资源,激发投资意向;安防与汽车领域的企业则从社会服务切入,开展公益行动。比如,在与温江区寿安镇的合作中,他积极协调会员企业建立“视力健康工作室”,为寿安学校提供免费视力检测、科普服务,持续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
他还通过民建温江区总支联动全国资源,引入杭州市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成都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借助其上市公司资源链接遥望科技等企业,助力温江花木产业转型升级。
从花木产业提质到跨领域协同,从招商引资到民生服务,祝鸣川以“实干者”的姿态,在多重角色中架起桥梁、凝聚合力。他说:“每一份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让温江的产业更兴旺、市民更幸福。”如今,这份初心正化作温江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绘就着城乡共富的美好图景。(完)